时间:2013-09-10 来源: http://www.zisha.com
葛昊翔痴迷于“可以演变一切的泥土”
《窑变天球》
《蝶恋花洗》
《窑变枣皮罐》
有人说:生命是一张白纸,要用色彩描绘出图画,生命才会完美。但年轻的葛昊翔宁愿相信生命是指尖下绚丽的舞台。
葛昊翔今年31岁,一身休闲打扮。与手工拉坯时装扮相比,洗去满脸泥土后的他,艺术家气质勃然而出。
正如所想,他工作室的几个房间里放满了色彩、大小不一的陶器,屋里地面上还许多散放着色彩斑斓的油画。
“这就是我所追求的窑变釉彩系列。”指着这些色彩明快的油画,葛昊翔说,之所以用油画来表达窑变釉彩系列,是因为色彩是油画的生命,研究十九世纪欧洲印象派大师的色彩成就能够激发我的釉色创作灵感。
葛昊翔和许多宜兴的同龄的人一样,从小目睹了祖辈们与陶瓷打交道的情形。但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是,葛昊翔痴迷于那“可以演变一切的泥土”。
1996年葛昊翔呼吸着满带泥土芳香的空气,听着工艺美术大师邱玉林先生带着淳朴的乡音教诲,葛昊翔算是真正接触到了陶艺。
几年下来,葛昊翔在宜兴陶艺界崭露头角。
在艺术道路中走得越远,葛昊翔越想把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陶瓷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结合起来。
葛昊翔说在那些日子时刻都在寻找,时刻都想把自己内心的精神追求,找一个完美的、最质朴的载体来表现。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他的祖先。葛昊翔出身陶艺世家,先祖葛明祥、葛源祥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陶艺名家,烧制的宜均陶器蜚声中外。制品以釉彩丰富、均釉独绝。而釉彩,不就是二者完美结合的体现吗?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追求。
一九九九年,葛昊翔开始全面的陶瓷窑变釉彩研究,他按照自己设想的表现效果配制坯料和釉料,自己动手烧制,根据设计意图来控制窑火的温度、升温曲线和窑内气氛。他对“釉”有自己的独到的把握:配方的特殊性,状态的自然性,色彩的多样性,通过对釉、火的技术的掌握,来追求陶艺作品的色彩层次、意境、气韵和风格。
一次,他经过一个古窑址,一大片五颜六色古瓷片吸引了他。那些散落在泥土里的古瓷片,经过岁月的洗刷,静静地躺着,在它们身上,有着令他一直向往的粗犷之美。灵光一现,把紫砂原色作为底色,把夸张的对比色彩运用于陶瓷作品上,不更能表现那种野性、张力和朴实自然的特点吗?这不就是自己一直追求的素美与大美的境界吗?
灵感闪现的一刹那,葛昊翔捕捉到了,而这些色彩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葛窑系列”的单个色彩组合原型。
小试牛刀后,葛昊翔又出发了。为了寻找适合的泥料,他背上背包把宜兴丁蜀几十公里周围大大小小的矿藏跑了一遍,采回一包包泥料样品,进行一次又一次试验。经过了近一年先后上百次试验,葛昊翔摸索出一整套配制精细朱泥、青色泥等各种紫砂泥的技术与经验。
要找回中国最美的釉彩
葛昊翔的“葛窑系列”窑变釉彩作品出名了。200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艺专家来到葛昊翔工作室。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艺专家惊叹葛昊翔的作品:“作为陶瓷艺术,目前正处于保护与创新并存的阶段,葛昊翔能在这时候用色彩作为语言把他们记录下来,这对我们的艺术财富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在葛昊翔的工作室内,摆放着400多件各式各样的陶艺作品。当把这些陶艺作品排展开来,作品的意境和气势让人为之心颤。有人说他,灵魂成了自然,而自然也成了灵魂。
葛昊翔说,陶艺为“釉与造型的结合,釉与火的变幻”。在其工作室里,一件陶胎、厚釉“窑变枣皮罐”作品分外抢眼。在柔和的光线投射下,罐体呈现出漫天赤霞,似踏雪赤兔滴落的点点汗血,重重叠叠;随着灯光的变幻,又似极地赤光,火烧半天之势。那是葛昊翔艺术追求与窑变釉彩艺术美妙结合。
还有一件“蝶恋花洗”凝结着水墨画和诗词歌赋的意境,青色亚光结晶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用“大泼墨”法以釉为笔表现出蝶的形态;让釉色自由流淌成蝶展翅的脉胳,窑变和釉色表现手法在同一画面中运用得法,结合得十分巧妙,产生对比中的协调,釉彩在画面上随意浸染又止于恰到好处,真可谓如有神助。
葛昊翔说,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釉是陶瓷艺术中最高层次的学问,也是最富欣赏内涵的美学要素。宋代的官窑产品汝、官、哥、定、钧,都是靠釉的层次和窑变艺术。这些都是民族的营养。在外国,许多人认为中国在近代艺术上很少有自己的东西,但我们总是把中国最传统的、中国最壮美的东西抛弃了。
葛昊翔表示,他就是要把这种美找回来,并唤醒人们的关注。
坚持以手工制坯
葛昊翔介绍说,陶土含很多复杂的金属氧化物,很难烧,但一旦烧出好的效果,就比瓷胎更丰富、更精彩。葛昊翔制坯方法与众不同。虽然现在是工业化时代,许多陶瓷生产离不开机器,但对葛昊翔来说,机器只是自己制坯的辅助手段。更多的时候,他是用手工。尽管在复杂造型上用手工并没有优势,但自然随意的效果特别好,更何况“美就是要简洁”。十年间,葛昊翔运用多年探索所掌握的各种釉之间的配方特性、张力、熔融要求、收缩比例,以及在不同温度时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反应,在不同气氛里所能产生的各种理化变换效果,创作出一件件不可重复的陶瓷艺术品。可遇不可求,葛昊翔说,这也是一种乐趣。
从制陶坯到上釉到烧成产品,不同产品可喷单色釉或者复色釉,泥坯经素烧后,再喷釉入窑进行还原焰二次烧成,经窑变色的釉色有时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可谓可遇而不可求。
葛昊翔说每一次窑门开启的瞬间,都是他期待梦想成真的时刻。
一次,别人都放假回家了,他一个人釉好了坯件,装进去守在窑炉前,次日,窑门打开,葛昊翔的目光定格在一只效果奇特的造型圆正典雅,球面釉色或淡蓝,或青绿,或鱼肚白,过渡自然,有如人类共生的地球,抑或是宇宙中的日月星辰,让人浮想联翩的陶瓶上,就是它!他多次梦想的色彩效果,窑变产生的多层次色感。他终于成功了。
陶瓷艺术评论家白水评价他说:“他具有一种直觉,能从成千上万的窑变可能性中挑出最好的路径。”
创建自己的工作室“葛窑”
风格是陶艺家的生命。陶艺家没有独特的风格,终难在陶都宜兴争得一席之地。葛昊翔自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之后,他的导师邱玉林先生说他。“松了绑”,艺术创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他反思着,探索着,创造着。他开创了前人未走过的路,先后成功开发研制出100多种釉水配方,已形成了玳瑁釉、琥珀釉、海参釉、烟翠釉、翡翠釉、茶沫釉、孔雀釉、豆沙红釉等10多个大系列。
如今,葛昊翔的“葛窑”佳作层出不穷,有煌煌大器,也有袖珍小品,有远古苍茫,也有新潮异彩,以借釉抒情,追求每个作品特有的意趣美感。
从单纯的手拉胚,到灰黑对话;
从缤纷的釉色变化,到金属光泽的火痕交融;
风格华丽中却见内敛,稳重而充满生机!
葛昊翔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陶艺即生活!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