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2-10 来源: http://www.zisha.com
今天的紫砂壶市场,“全手工”概念风行。很多藏家买作品,都以“全手工”壶为第一要义。不过,也有业界人士认为,“全手工”壶主要是一种技术手段,跟作品的艺术性关系不大,现在大家都过于看重“全手工”,进入了误区,这是真的吗?
紫砂壶的发展进步,主要依靠作品文化内涵、艺术品位的提升以及工艺上的创新来实现。但当下,热炒“全手工”壶概念,将技术问题和艺术问题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观念。
众所周知,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使用工具的进步,近年来,不管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都在为紫砂壶成型的问题而纠结,紫砂壶的成型乃是一种技术,过去叫手艺活,与木工、瓦工无异。紫砂历史上第一位有名有姓的成型工作者是供春,他当时就以木为范。从明代的木模到清代的陶瓷模,再到1949年以后的石膏模,直至今天的树脂模、塑料模、钢模,这是技术上的一种连续进步,也是紫砂工艺大发展的重要保证。另外,大批量制作或者使用模具只是为了紫砂壶做得更美观更有艺术性,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说到底,艺术家本身的审美修养才具有决定性作用。很多人都知道,顾景舟的提璧壶就是使用工模具制作的,现在有许多人也制作提璧壶,但是,有哪一个人做的提璧壶的艺术价值能与顾景舟做的相比呢?
另外,宜兴陶瓷成型一直有别于其他地区。时大彬时代,他创造的拍打泥片镶接成型,到如今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艺项目,这种工艺是紫砂所特有的,包括水缸、酒坛等大型陶器,上世纪80年代以前都是按照这种方式成型的。以前,紫砂壶的成型,丁山人都认为是小儿科,能够拍打镶接成型1.7米以上的大件才能称为大师傅。所以,全手工制作是技术,不是艺术。现在这种技术学三个月就能基本掌握。当然,要做精做绝,既需要十多年的磨炼,也需要一点天资。
所以,紫砂制作的过程借助一些模具并不会影响其价值,反而可以增加艺术美感。消费者也需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其中关系。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