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顾绍培:塑造紫砂大器 抒怀文人精神

时间:2015-10-15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在当代宜兴紫砂名手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善于制作紫砂大器,拥有丰富的造器经验,对造型比例有完美的把握,他把实用的紫砂壶做成大型器皿,融创意与技艺于一体,造就了无与伦比的紫砂陈设精品。

  年过七旬的顾绍培大师毕生致力于紫砂创作,他在方器、圆器、花器方面均有造诣,尤其以大型陈设紫砂器件享誉海内外,作品“特大供春壶”、“特大鱼化龙壶”等展现了大师从业五十余载的深厚功力,其代表作《特大高风亮节壶》将紫砂方器、花器和筋纹器等诸多技法于一体,诗书画印合璧,气势恢宏,散发着浓郁的文人气息。

  顾绍培之所以擅长制作大器,不仅源于扎实的基础,更有对造型比例的深刻理解,他善于思考和创新,以紫砂大器为载体,抒怀文人精神。

  制作花盆 奠定造器功底

  一代宗师、壶艺泰斗顾景舟曾说:“厂里做大件,交给顾绍培,我最放心。”当初,每当宜兴紫砂工艺厂要制作大型陈列器皿,都要找顾绍培担此重任。顾绍培做的大件器皿,几乎没有烧造失败的,每件都是一次性烧制成功,毫无瑕疵,堪称完美。顾绍培自信地说:“每当看自己的大器入窑,我一点儿都不担心,没有任何心理包袱。因为我有造花盆的基本功,这份功底,是学徒时期扎下的。”

  1945年,顾绍培出生在宜兴丁蜀镇古南街的紫砂陶业世家。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都是制陶艺人,祖父是从事紫砂彩釉工艺的匠人。顾绍培从小耳濡目染,一道道制陶工序早已烂熟于心。

顾绍培作品《小香泉》

  1961年,顾绍培进入宜兴紫砂厂当学徒工,师从陈福渊老艺人。顾绍培回忆说:“学徒期只有三年,三年期满,必须达到一般工人的水准,时间非常紧迫,不能等老师来手把手来教。师父领进门,学艺在个人,陈福渊作为恩师,对我的教诲体现在日常点滴中。1963年,陈福渊为日本定制的多批大型紫砂花盆打样。师父制作大件时,我在侧当帮手,每天观察他做坯件的细节,不断模仿,总结、修改。日复一日的观察学习使自己的技术长进,为后来做陈设大器奠定了基础。”

  每当一件大器设计完成后,顾绍培不会立即动手制作,他深知,做一件大器、重器十分不易,倘若花费了三个月的功夫制作成型,进窑炉烧裂了、烧变形了,岂不心血白费?顾绍培有自己的对策。“例如在制作《特大高风亮节壶》之前,我选取了上等拼紫泥,这种泥料性质好,收缩率低,不易变形。同时,还考虑到因重力影响可能导致变形的细节因素,我把巨大的壶嘴处理成三节一体的形式。这些细节处的考虑其实都源于制作花盆的经验。”

  效法景舟 钻研造型比例

  “除了基本功外,比例是造型的关键秘方。”顾绍培说,“紫砂壶艺是一门造型的艺术。比例得当与否决定了壶的美感,而造大器更需对造型比例有完美的把握。”

  学生时代,顾绍培就有出异于常人的数学禀赋,成绩名列前茅。顾绍培说:“我天生对数字、几何比例有的敏感性,对器物的高宽比例有自己的判断眼光,哪儿不恰当一眼就看出来了。”

  当顾绍培接受了顾景舟大师的指导后,他对造型比例才有真正的深刻认识。回忆起徒工岁月,顾绍培坦言。“过年时候,我只上两家拜年,一个就是师父陈福渊,另一位就是顾辅导。从顾景舟身上学到最多的,还是他对造型比例的严谨态度。”

  顾景舟常言:“素器不藏拙。”因为光素器完全以造型取胜,无任何装饰遮掩瑕疵。大师对造型比例近乎完美的追求让顾绍培深表敬佩,顾绍培也以此苛求自己的作品,并请顾景舟从旁指点。

顾绍培作品《莲子

  最让顾绍培获益的事,是复制顾景舟的雪华壶。第二届陶瓷艺术节前夕,宜兴陶瓷陈列馆被盗,包括雪华壶在内的顾景舟12套41件紫砂作品失窃。为保证陶艺节如期开幕,厂领导决定让顾绍培复制雪华壶。顾景舟还把标明尺寸的雪华壶图稿给了自己,这不啻是一张“制壶秘籍”。

  顾绍培说:“接过顾老轻易不示人的尺寸图稿,我又激动又忐忑不安,要复制得和顾景舟的一模一样,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大考试。许多人用期待的眼神关注着此事,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雪华壶是顾景舟70年代的创新之作,是典型的六面方器,壶底、壶身直到壶把,用了数十个大小比例适度的六方形块面分层组合。各个细节的比例控制对制壶者的要求十分严苛。

  “仅拍打合适拼接的泥片,我就花费了数天时间。泥片做出来后,却没有实物参照,只能对照图稿复制,我一次次把壶样拿给顾老审阅,将他的意见逐条记录,如譬如云肩线该收窄,该收窄几厘米等等。拿回去立即进行修改。修改过程中,我反复揣摩顾景舟的细节处理,寻找自己与大师的在造型比例方面的差距。”

  最终,顾绍培复制的雪华壶获得了顾景舟的认可,顾景舟亲自为这件作品盖上了“景舟监制”的款,这是对顾绍培最大的肯定和褒扬。此后,顾绍培把对造型比例的深入研究运用到了大件陈列器皿的设计中,他制作的大器气势雄浑,犹如上古礼器,这全得益于对比例的精准把握。

  创新大器 展现文人精神

  顾绍培制作大器与前人不同,古人造陈列器皿,一般选取花盆、花瓶。而顾绍培将文人案头把玩的小壶放大数十倍,制成陈列观赏的大器,是一种大胆创新。顾绍培说:“我要以大型紫砂壶为载体,展现中国文人的精神。”

  最能体现顾绍培这种想法的作品,当属《特大高风亮节壶》。1987年,为配合香港紫砂艺术展,宜兴紫砂工艺厂请顾绍培设计制作一件大型作品。接到任务后,顾绍培首先考虑的是选取题材。宜兴竹海的万竿修篁,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生活中的竹子,充满着生机和希望。竹枝、竹叶都是活的,它们富有生机的形态很可爱,是生命的象征,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此。”

  顾绍培决定做一把竹器大壶,但如何将竹器做出新意,又成了疑难。历史上,以竹入壶屡见不鲜,例如明代就有陈仲美的束竹壶,还有后世流行的竹鼓壶、竹扁壶、曲竹壶、凤竹壶等,竹器要做出创意实为不易。“我不断反思创作的初衷,我要展现的是文人的精神,文人爱竹,因为竹象征宁折不屈的品格,其内涵形象是挺拔、刚强、方正的。我从中受到启示,大胆地将竹器制成了方形。”

顾绍培作品《红小线圆石瓢

  顾绍培身上有种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他依旧觉得设计感单调,一件方形竹器不足以呈现他的内心世界。“紫砂壶分为光素器、花器、筋纹器等造型,各有各的美感。我的作品如何设计,才能最大限度体现紫砂壶的技艺高度?仅用方形竹器来展现还不够。这件作品应当是多种技艺的综合凝聚。于是,我一改巨竹的设计,吸纳传统的“十六竹千筒”的造型,变为十六根竹节并排排列组成壶身,这样一来,视觉上就有了筋纹器的效果,而在壶身贴塑的纤秀竹叶,中部环绕的束竹,又是花器的常用手法。”

  作品烧成后,顾绍培将其命名为《特大高风亮节壶》,作品攀枝生叶,似微风吹拂,壶身一面题写飘逸洒脱的书法,它是竹文化与紫砂技艺融合产生的艺术品,创意十足。《特大高风亮节壶》在香港一经展出,立即被紫砂爱好者高价收藏,而后又被台湾藏家收藏。这件大器,顾绍培目前只做过四把,每做一件,还在不断改进。“我又把壶盖加高了1.5厘米,这样就使整体造型比原来更完美了。”

  顾绍培经常鼓励弟子们开拓思维:“无论做大件还是小件,紫砂设计离不开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认识及再创造,陶艺家切忌默守陈规,在创作过程中要不断尝试新方法,形成独特的造型语言。”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宇轩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