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古称“阳羡”,是我国著名的“陶都”,从秦朝建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宜兴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太湖西岸,风景秀丽,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著名的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和最佳人居城市之一。宜兴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茶园7.5万亩,年产茶叶6500吨,是江苏茶叶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市(县);有林地60万亩,其中毛竹18万亩,是江苏最大的毛竹产区,宜兴因此被誉为“茶的绿洲”、“竹的海洋”。宜兴有山有水有平原,茶区主要分布在南部丘陵山区,这里山青水秀、溶洞幽藏,气候湿润、雨水充沛,独特的自然条件形成了“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环境,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宜兴茶的优异品质。
宜兴不仅盛产茶叶,而且产茶历史源远流长。据考证,阳羡茶始于东汉,盛于唐朝,成熟于宋、明、清,衰于民国,复兴于今。
宜兴的产茶历史应早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末期。成书于东汉末年的《桐君录》中有“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之说。晋陵是今天常州的别称,而自古以来常州辖区内多产茶的仅有阳羡。由此可以推断,阳羡出产的茶叶在公元220年前的东汉时期就相当有名气了。
阳羡茶在唐朝达到了空前的鼎盛。唐朝中期,李栖筠任常州太守时,有山僧进阳羡茶,陆羽品为“芳香冠世,推为上品”,“可供上方”。经过陆羽等人的举荐,阳羡茶以其优良的品质被朝庭定为贡茶。据《宜兴县志》记载,当时出产贡茶的唐贡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临罨画溪,以唐时产茶入贡故名,金沙寺即在其下”,这也就是今天的宜兴唐贡山、唐贡村的由来。
在唐朝的茶政制度中,设贡茶院生产贡茶。宜兴贡茶院有“房屋三十余间,役工三万人”,“工匠千余人”,“岁贡阳羡茶万两”。唐朝采制贡茶是一件大事。贡茶开采时太守要亲临开园,征调万人突击采茶,贡茶制成后要张宴赋诗,蔚为盛事。由于唐贡山生产的贡茶是皇室偏爱的珍品,产量不多,极为名贵,故须通过驿道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急送长安,称为“急程茶”。唐代诗人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称:“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充分说明了阳羡茶在当时的至尊地位。宜兴西南一山因此而得名“茗岭”。由于宫廷讲究茶事,地方十分重视,茶树由山岭野生成为作物栽种,并进而扩展到民间,饮茶之风由此逐渐推开。
据考证,唐人用茶与今人不同。唐人吃的是饼团茶,用茶时,先把饼团茶碾成茶粉,入开水锅烹煮,汤中加盐,调成咸味。皇宫贵族在烹茶时还要加点胡椒粉等调料,增加香味。煮成后舀入碗内,连汤带茶粉一同吃下,谓之“吃茶”。
与唐朝相比,宋代每年进贡的阳羡茶数量基本没有减少。阳羡茶不仅深受皇亲国戚的偏爱,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欢。多次到宜兴并打算“买田阳羡,种桔养老”的大文豪苏轼,留下了“雪芽为我求阳羡”的咏茶名句。
元朝战事较多,但阳羡茶却因战争而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当时的需求量更大。《万历志》卷四记载:“每年贡荐新茶九十斛,岁贡金字末茶一千斛,茶芽四百一十斛”。一斛合今天的33.5升,应该说元代进贡的阳羡茶数量是十分可观的。为了适合蒙古贵族的嗜好,元朝在贡茶院之外,又设置一个名为“磨茶所”的贡茶官署,兼管宜兴的贡茶。
到了明代,阳羡茶依旧是贡品。明代的制茶工艺、饮茶习惯有了较大改变,叶茶(片茶)逐渐取代了末茶,绿茶制作工艺基本成熟,在沿用煮茶法的同时出现了沏泡茶的方法,并且开始用紫砂壶泡茶。到崇祯年间,开始设立茶馆,饮茶得到进一步普及,深入到宜兴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之一。由于茶叶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朝庭对茶叶的生产和经销采取了更为完备的管理措施,专门设立了“茶局”和“茶引所”。宜兴至今还保留着茶局巷、茶亭等茶文化古迹。
在整个清代的几百年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宜兴茶业起起落落,因时局动荡,战乱并发,宜兴的茶园损失巨大,逐步走向低谷。但上层名流、文人雅士,仍然十分喜好阳羡茶,并由饮茶而推崇紫砂壶,使紫砂壶达到鼎盛时期。
民国以来,由于战火不断,社会不安,宜兴的茶叶生产和销售进入了相对萧条时期,一直延续到解放前。但到茶馆品茶,已成为有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宜兴人爱饮茶,有朋自远方来,一定要泡茶表示敬意。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宜兴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茶园面积从建国初期的1万多亩发展到现在的7.5万亩,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居江苏省之首。先后创制的“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盛道寿眉”等一系列名茶,在历届全国“中茶杯”、江苏省“陆羽杯”等名特茶评比中屡获殊荣。1989年乾元茶场生产的“阳羡雪芽”、新街茶林场生产的“荆溪云片”双双获得农业部全国名茶称号,1990年岭下茶场生产的“阳羡雪芽”又获国家商业部全国名茶称号。之后,名特茶在宜兴茶叶产品中逐步形成主导地位。2002年,宜兴成为全国首批20个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县)之一。
近年来,宜兴围绕高效农业规模化,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下,宜兴的茶叶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良茶叶品种,普及良种栽培方法。从2001年开始,宜兴就积极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浙农139”、“福鼎大白”、“龙井43”、“龙井长叶”等无性系优良品种,逐步淘汰发芽晚、产量低、品质差的老茶树,优化了茶叶的品种结构。特别是近三年来,无锡、宜兴两级政府制定了优惠的政策,建立了良种补贴专项资金,加快了老茶园的更新和改造。现在,宜兴良种茶园的比例已超过40%,高于江苏省平均
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全市建有良种茶叶苗圃300亩,年出圃优质茶苗2000万株。在改良茶叶品种的同时,推广配套的良种栽培技术,加强茶叶种植管理,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宜兴茶叶生产基本实现良种良法。
二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提高茶叶品质。加快茶叶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先后制定了“无公害阳羡雪芽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无公害阳羡雪芽产品标准”两个省级标准。严格生产过程控制,全面推进清洁化生产,推动茶叶由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向现代化的食品加工转变。乾元茶场、岭下茶场、盛道茶业等规模型企业瞄准行业前沿,加大技改投入,茶叶加工车间整洁明亮、加工设备先进,微波杀青、汽热杀青、名特茶全程机械化加工等技术得到应用,既提高了名特茶的产量,又保证了名特茶的质量。盛道茶业建成了江苏省第一条、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名茶自动化清洁生产线。茶叶生产新技术的应用,茶叶品质的提高,促进了茶叶的对外贸易,现在,宜兴茶已经走出国门,畅销日本、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商标注册、产品标准、企业标准在茶场基本普及。注重茶叶包装,改进茶叶储藏、保鲜技术,提升茶叶的外观和商品性。积极进行有机茶、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目前,乾元茶场、岭下茶场、盛道茶业、兰山茶场等10多个茶叶企业拥有有机食品标识使用权,通过茶叶质量安全认证的企业有20多家。积极参与全国、省级的茶叶质量评比,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宜竹”牌阳羡雪芽、“盛道”牌盛道寿眉等一批江苏省、无锡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脱颖而出。
茶,有利于身体健康,已成为中国国饮,居风靡全球的三大无酒精饮料首位,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之王。随着人们对饮茶与健康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世界人均茶叶的消费量将持续增加,茶叶的药用价值、商品价值、文化价值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茶叶产品已呈现出市场细分化的趋势,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这是面临的宝贵机遇,必须紧紧抓住、充分利用,推进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去年该市成功举办的中国江苏(宜兴)茶产业论坛,是宜兴在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大力发展茶产业的一次有益探索,收到了积极的成效。今年,再次举办茶叶活动,显示了宜兴传承悠久茶文化、实现更大新发展的决心。宜兴将紧紧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力度,在七个方面寻求突破,把茶叶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充分:
一是在茶叶品种改良上求突破。重点建设良种茶叶繁育示范基地,引进适合本市栽培的良种茶树,扩大无性系良种茶的覆盖面,注重早生和优质的协调,进一步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今年将继续改造茶园1万亩左右。
二是在品牌建设上求突破。加强茶叶产品质量认证,积极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现有品牌整合力度,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有序整合较小规模的茶叶生产企业。加大对茶叶原产地域、注册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积极开发有机茶、名优茶,争创国家级、江苏省名牌产品。
三是在新技术应用上求突破。对生产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改善茶园生态条件,加大茶叶清洁化生产、茶叶病虫害生态综合防治等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名特茶机械化加工能力,提升茶叶包装、储藏、保鲜等技术
水平。
四是在茶叶深加工上求突破。鼓励茶叶深加工,积极推进茶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探索茶叶在日用化工方面的应用,形成茶叶增值新亮点。
五是在茶叶出口创汇上求突破。加强茶叶出口企业、出口基地的培育和扶持,推广与国际先进
水平同步的茶叶栽培和生产加工技术,开发生产适合国际消费市场的茶叶产品,增强茶叶的出口创汇能力。
六是在茶叶休闲观光上求突破。充分利用宜兴“洞、竹、茶、壶”文化相互融合、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发挥其生产功能、休闲观光功能,实现茶产业的升级。不久的将来,以丰富的茶文化为载体,以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的生态茶园旅游将与大家见面。
七是在茶文化的发扬光大上求突破。弘扬和传承茶文化,进一步挖掘阳羡茶文化遗址、文物等,发掘宜兴人在长期种、制、饮茶过程中形成的民风民俗等,探索宜兴特色的茶道,真正提升和、静、怡、真的茶文化精神。
阳羡茶、紫砂壶铸就宜兴厚重的茶文化。宜兴期望通过这次活动,在传承茶文化上有新的成效,在推进茶产业发展上有新的进展,进一步做强做大茶产业,真正把茶叶打造成宜兴高效农业的品牌,成为宜兴现代农业的形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