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05-06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海派”一词,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与“京派”相对应,原指在上海滩改良与创新的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京戏———“海派京剧”,后又有“海派文学”、“海派服饰”等。在当时,讲“海派”多少有点贬意。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海派”一词再度兴起,但此时,它的词性已从往昔的贬意转为褒意。于是,人们将诸多上海特色的文化冠以“海派”,诸如“海派建筑”、“海派饮食”、“海派戏曲”、“海派绘画”等。“海派收藏”一词,也是从那时发轫的。
所谓“海派文化”,最根本的要素,那就是本土文化、移民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汇结合;其特征是它的时尚性、创新性、市场性与多元性。
海派收藏,也就是海派文化在收藏领域中的体现。因为它受移民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是一种开放性的收藏,是一种具有多元化的文化背景的收藏,又是一种不断创新的收藏。
海派收藏的第一个特征是开放性。
历史上的“海派收藏”,是变化发展的。清末时,“海派”收藏家们所追求的是明清两代的艺术珍品,如书画、瓷器。而此时中国主流收藏的方向是宋元时期的艺术品,上海的这种收藏,在当时便是典型的“海派收藏”。到了民国时期,在北京还津津乐道于秦砖汉瓦、金石碑帖的文化内涵时,上海的收藏家却跨出乾嘉学派的圈圈,追求那外在形态的观赏性,于是,竹木牙雕、玉器、紫砂艺术品得到了追捧。在这种审美观念的推动下,直接导致了海上画派的崛起,那些原来的苏、浙、皖,甚至更远省份的画家,纷纷来到了这个迅速繁荣的“东方巴黎”,为海派文化留下一份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清末民初,在上海的外国传教士、商人把西方的集邮文化带进上海,并在1912年成立上海邮票会,那时上海成为中国集邮文化的摇篮。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以钱化佛、冯孙眉为代表的一批上海文人较早收藏火花、门票、戏单、布告等,倡导现代收藏风气,奠定了海派收藏的主要特色和内容。正因为受到西方外来文化和本土移民文化的双重影响和渗透,多元化、兼容性和时尚性的特点形成海派文化。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海派收藏孕育而生。
到了民国后期,即上世纪四十年代时,一股收藏西洋艺术品的清新之风,吹进了上海滩,这种西洋艺术品的收藏之风,是上海滩殖民文化的延伸。海派收藏中最重要的“人弃我藏”、“标新立异”的灵魂一旦经过收藏家锲而不舍的追求,这些收藏品的特性就能形成千姿百态的民间收藏特色。
回顾历史,海派收藏在创新的同时,从来不偏废传统收藏,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从而引来了中国收藏“半壁江山”之称,与北京的京派收藏遥相呼应。那时活跃在上海滩的收藏家,堪称中国的一流收藏家,鉴赏眼光高,投资魄力大。
海派收藏在解放后曾经销声匿迹过一段时间,当它再次兴起并形成“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势,已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此时上海滩的主流收藏者,已从昔日的达官商贾、社会名流、文人骚客发展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在群众性的收藏热潮中,迅速涌现出上海滩最早的一批海派收藏明星人物。
海派收藏的第二个特征是它的兼容性。上海的收藏不仅内容广博,而且不同门类之间,达到了非常和谐的兼容性。
海派收藏的第三个特征是创造性。上海人的好奇心强,这种好奇心在收藏中就表现为一种丰富的创造性。
海派收藏的第四个特征就是市场性。这个市场性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具有极敏感的市场信息;其二以收藏养收藏,下海做生意。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海派文化的传统,上海人对海外的市场信息尤为关注。
海派收藏的第五个特征是研究性。收藏是一种文化,收藏品都是一个个历史载体,收藏艺术品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保存、研究,使其为现实生活服务。
海派收藏的第六个特征,那就是自创性。所谓“自创性”,就是自己创作(制作)收藏。上海素有“东南之都会、江南之通津”之称,五方杂居带来了各地的移民,于是各种工艺人才迅速云集这个大码头,形成了海纳百川的海派工艺人才。改革开放后,那些经验丰富甚至炉火纯青的艺术家们,适应潮流的发展,一改他们前辈的模式,自己创作、自己收藏,产生了一种新的收藏模式,形成了一个卓有影响的工艺创作群体。
海派收藏,其实远不止上述的六个特征,但我们能从这六个特征窥见海派收藏的全貌。海派收藏是什么?海派收藏是海派文化孕育下的一种分支文化、一种精神的模式,而这种文化与精神,就是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就是让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