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李群:浅谈宜兴紫砂传承与创新

时间:2015-05-08 来源: http://www.zisha.com

  一,宜兴紫砂历史渊源及宏伟现状

  紫砂作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自明代发展成熟以来,已经有600多年历史,其工艺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自明代正德吴颐山书童学壶偶得“供春”以来,几百年紫砂史造就出一大批精于此道的紫砂艺术大师,时大彬、陈鸣远、范大生、顾景舟等,都为中国紫砂艺术发展留下了精彩的一页。今天的紫砂艺术发展更是如火如荼,人才辈出,正把中国这一传统艺术推向一个巅峰。我认为,紫砂和其它艺术一样,既要师法古人,师法传统,师法自然,在遵守传统工艺中,推陈出新,更上层楼。

  首先独特的资源稀有性决定了紫砂的收藏价值。紫砂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高度的集中性,虽然具有几百年历史,但从全国乃至世界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存在与宜兴紫砂艺术相同的工艺体系,这与宜兴特有的紫砂泥是分不开的。因为紫砂原料产于宜兴的丁山一带,它是一种含铁量大的黏土--石英--云母系材料,分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而这种泥具有独特的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制成器皿既透气又保温,更具保健功能。同时紫砂泥的处理和配比也有严格要求的,而且自古便有“取用配合,各有心法,秘不相授”之说。随着紫砂艺术的快速发展,从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紫砂泥越来越成为稀有之物。所以,一把紫砂壶的好坏,其自身的泥料起到决定性作用。

  其次是独特的制作工艺决定其艺术价值。手工紫砂制作工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手工打泥片、裁身筒、上底、钮、把、流等一整套工序,它因艺术家个人风格、手法、情趣等不同,制作的紫砂壶造型、工艺等也各不相同,正是“千奇万状信手出”和“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这一点在所有民间手工艺上,它可堪称典范。而且紫砂的烧成工艺也不同其它陶器,它的窑温由坯料泥性和所需陶色而决定,并且不同的泥性烧制后色彩和收缩程度变化也各不相同,这方面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发达,但其效果是远非能比的。

  三是独特的人文特征决定其艺术价值。手工紫砂自宋元诞生到明时的成熟。历代制陶人立足自然,立足生活,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广收优取,精益求精。从造型、装饰、寓意等方面不断拓宽紫砂艺术生存空间和艺术表现力;从诗、书、画、印、雕、刻、塑等方面扩大紫砂艺术生命力,在实用化,人文化,审美化,艺术化等多方面增加作品内涵。所以,自古以来,紫砂艺术大师人才辈出;赞美紫砂艺术的文人雅士,名句佳联,层出不穷。自然之灵融与人之性情,便成为艺术结晶: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贤如佳人,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可用可赏,可品可玩,可寓可想。

  另外,独特的民族风格决定其特殊价值。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就称冠于世界。紫砂艺术富含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它已经成为促进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艺术馆、博物馆对宜兴紫砂收藏都情有独钟,很多紫砂艺术作品还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使紫砂艺术这一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智慧在世界文化艺术方面起到特殊的民族价值、精神价值、艺术价值、交流价值。

  二,宜兴紫砂的文化特质

  作为一种民族传统工艺和文化遗产,紫砂是一门生活的艺术,它是文人艺术和手工艺术的结合,需要我们研究、发掘、弘扬。

  紫砂的文化特质,包含着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的和谐结合,这种和谐与互动,既要表现出自然材质的外形和本质之美,如全部手工制作,不施色釉,让人在淳朴中享受人与自然的亲近和互动,同时还要通过艺术家的表现手法,开拓挖掘紫砂艺术文化内涵,使自然材料经过艺术加工变得实用化,艺术化,人文化,审美化。

  首先是材质美。紫砂泥又叫紫砂矿,雅称“富贵土”,俗称“天青泥”、“红棕泥”、“底槽清泥”、“大红泥”等,它深藏于宜兴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在“甲泥”矿层之间。清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曰:“紫而不姹,红而不嫣,黄而不娇,黑而不墨”,表达出宜兴紫砂泥的材质之美。

  其次是工艺结构美。美好的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使用功能。所谓形象结构,是指壶的嘴、扳、盖、纽、脚,应与壶身整体比例协调。精湛的技艺,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壶扳的便于执握,壶的周圆和缝,壶嘴的出水流畅。同时要考虑质地和图案的和谐。    紫砂壶 如果抽象地讲紫砂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

  形,即形式的美,是指作品的外轮廓,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韵,一种能令人意会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即气质,壶艺所内涵的本质的美;

  态,即形态,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的好作品。但这里又要区分理和趣两个方面。若壶艺爱好者偏于理,斤斤计较于壶的容积的宜大宜小,嘴的宜曲宜直,盖的宜昂宜平,身段的或高或矮,侧重于从沏茶名饮的方面为出发点,那就只知理而无趣。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一件作品不管它是大是小,壶嘴是曲是直,盖子是昂是平,形制是高是矮,都在乎有趣,趣才能产生情感,怡养心灵,百玩不厌。所以观赏一件新的造型,应该在领悟倒美的本质以后才能加以评点。从这样的审美态度做出发点,才能赢得爱好砂艺者的共鸣。当然,作为一件实用工艺美术品,它的适用性也非常重要的,使用上的舒服感可以愉悦身心,引起和谐的兴致。因此,也就是依据饮茶的习惯、风俗,有选择的考虑壶体的容量,壶嘴的出水流畅,壶把的端拿省力舒适等等。这些都是必须做具体范围的内容考虑的。

  三是内涵美。紫砂壶吸纳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精华,在雅俗共赏中把人推向了崇高的艺术境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推广,宜兴紫砂发展更是如日中天。紫砂艺术的发展,对传统工艺保护,提升经济价值,增强传统工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都有重要意义。作为新一代的紫砂人,我们要吸取生活源头活水,融入自然怀抱,善于汇集传统和创新的艺术,精于思考传统精神和时代审美需求,力争在传统和自然之上营造出的一种全新的精神产品,在引人神往中渐入佳境。

  三,紫砂壶的鉴赏

  当今,鉴定宜兴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分述如下: 一是“泥”:   紫砂壶得名于世,固然与它的制作分不开,但根本的原因,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近代许多陶瓷专著分析紫砂原材料时,均说起其为含有氧化铁的成份,其实含有氧化铁的泥,全国各地不知有多少,但别处就产生不了紫砂,只能有紫泥,这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含有氧化铁,而在紫砂的“砂”。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着细微的差别。这样,由于原材料不同,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   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而紫砂壶是实用功 紫砂壶 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一个熟悉紫砂的人,闭着眼睛也能区别紫砂与非紫砂,这就是摸非紫砂的物件,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年来时行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二是“形”: 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艺术的社会功能即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从笔者角度出发,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在?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许多制壶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结果是“东施效颦”,反而把自己的可爱之处丢掉了。要知道,艺术品乃是作者心境之表露,修养之结果,不是其他所能替代得了的。所以,大可不必模仿。   历史上遗留下来许多传统造型的紫砂壶,例如石桃、井栏、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乃是经过年代的冲刷,遗留下的仅存的优秀作品,拿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在闪烁发光。现在许多艺人在临摹,也是一人一个样,各不相同。譬如石桃壶,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一百多种,原因就是古今的艺人们,都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去了他们的作品之中。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与紫砂壶艺的流派相并提,认为紫砂壶流派分“筋囊”、“花货”、“光货”等,其实,这是极无分析的办法。道理很简单,就如戏剧表演家的流派分类,不能以他演什么戏而定,而应以他在戏剧表演中追求趣味。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一旦艺术成熟,必然形成他的个人风格,几个相差无几的个人风格凑在一起,就成了流派。艺术讲究的是感觉。一把紫砂壶造型的优劣,全凭个人的感觉,作壶的讲“等样”、“等势”就是造型学讲的“均衡”。讲许多的高深的理论,很可能越讲越讲不清。不是有句俗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吗?艺术上的感觉,全靠心声的共鸣,心灵的理解,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是“工”:中国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京剧的舞蹈动作,与国画的大写意,是属于豪放之列;京剧唱段与国画工笔,则属于严谨之列;而紫砂壶成型技法,乃与京剧唱段、国画工笔技法,有着同工异曲之妙,也是十分严谨的。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的清清楚楚,犹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这也是“工”的要求。

  四是“款”:款即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金石篆刻)。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为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能给赏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名壶身价百倍。在商品社会尤其显得突出。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制作,伪造的赝品屡见不鲜,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

  五是“功”: 所谓"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紫砂壶新品层出不穷,如群星璀璨,目不暇接。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功能的发挥,有的壶甚至会出现"中看不中用的情况。   其实,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它的“艺”全在“用”中“品”,如果失去“用”的意义,“艺”亦不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

  四,发展宜兴紫砂要把握好四个关键

  1,艺术与修养。艺术的创作方法是人们用艺术的方式认识生活,了解自然,感悟生命,解读社会,体现自我,这于艺术家社会实践和品德修养是分不开的。就紫砂艺术而言,如何把生活中所见所闻用想象和借助想象加以形象化,把制作者的思想融入壶中,这就要靠艺术家有一定的才气、胆略、知识,力量。

  2,艺术风格。艺术的风格,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也是一个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风格有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之分,也有流派风格、个性风格之别。从哲学的意义上说,没有个性,就无所谓共性。紫砂艺术已有几百年历史,它随着社会发展,已从单一的实用发展到欣赏,从形、意、趣到雕、刻、镂,书、画、印等多种艺术的包容,可谓壶小乾坤大,一茗融天下。一名紫砂艺人要真正完成从“工艺”到“艺术”的升华,是要经得起岁月的淘洗而历久弥新的,要熔铸其独特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旨趣的;这样的紫砂壶才有生命力,才能融下鉴赏者的心。

  3,传承与创新。紫砂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不落窠臼的独特风格的形成。在文化创意、理念更新的今天,紫砂艺术更要强调“设计元素”的融合,要师古不泥古,兼收并蓄,着力创新,追求创意的巧妙、风格的独特,以广阔的视野,包容的胸怀去合理取舍,融会贯通,别开生面,自成风格。而风格的形成,饱含了紫砂艺人对紫砂文化的深入理解;对人文传统的全面通晓;对社会人生的充分领悟;对自然生活的美好追求,这些是赋予艺术生命及内涵的基本要素。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审视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够开发出艺术智慧,才能看到“美”之真谛,才能把对艺术风格问题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领域的需求越来越高,从表面到内涵,从物质到精神,是人类进化的必然趋势,传统紫砂“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现状,其生命力和社会的辐射力是有限的,只有靠社会上的能人志士的参与和艺人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使其紫砂陶文化源远流长,越发光彩。

 

  李群,男,生于1966年11月7日,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制壶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先生,陶刻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堂先生,多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国家级刊物,是当今紫砂行业中青年的代表人物。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