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04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紫砂壶的集藏与投资,古已有之,尤其是明清时代主要以收藏为主。进入20世纪70年代之后,紫砂壶的投资价值受到市场人士青睐,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中华大地曾刮起一阵炒作紫砂壶的旋风,一些当代烧制的平淡作品一夜之间身价百倍,令人难以理解。之后,随着大量仿制品的出现,一度供不应求的局面发生转变。到上世纪90年代,紫砂集藏投资热不断降温,脱离实际价值的紫砂壶价格出现了价值回归,集藏投资由此进入相对低迷阶段。
从紫砂由热到冷的过程来看,上世纪80年代初,紫砂壶的市场需求量并不大,尤其是名贵紫砂壶,制作量较小,市场上看到的通常都是些普通的紫砂壶产品,仅具使用价值而没有收藏价值。但是这个时候港台地区的紫砂集藏却异常活跃,尤其是当代名家制作的紫砂壶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市场价格越来越高。一些造型特殊、线条流畅的紫砂壶逐渐变成了高档收藏品,像目前陶艺家和工艺师制作的紫砂壶,在部分商家的炒作下,价格扶摇直上,市场交易价格少则几万元,高的则攀上了十数万元;即使是普通技术员的作品,也能卖到上万元。需求的大幅增加,令紫砂壶价格暴涨,一些为暴利驱使的买家纷纷抬高收购价格,使紫砂壶的供求关系发生质变,并最终导致国内集藏市场上紫砂壶价格的快速攀升,参与其间者日增。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港台商人的过度炒作,严重透支了紫砂壶未来的升值空间,加上受高企利润的诱惑,市场上名家赝品横行,紫砂壶的声誉江河日下,市场从此走入下坡路。许多出自名家之手的紫砂壶其身价也不及高峰时的十分之一,形成了明显的低谷。一些出自名家之手、做工精良的紫砂壶,往往呈现“泥土与黄金等价”的现象。不过从近两、三年开始,紫砂壶的收藏已经走出低谷,成为投资者的主要目标,已有国内企业家和收藏者都在寻购紫砂壶的精品佳作。在嘉德2010春拍中,一把创作于1948年的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该拍品一亮相便引起藏家的激烈竞价,最终以高出估价5倍左右的1232万元成交,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此壶是“壶艺泰斗”顾景舟的早期代表作,这件千万级拍品充分说明了紫砂壶的收藏产生了质的飞跃。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