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行业资讯 >> 新闻详情

紫砂大师背后的利润空间

时间:2015-01-22 来源: http://www.zisha.com

        一款“中国航天国礼紫砂壶”的发售商家宣称,该壶由“国礼壶第一夫妻”联合创作,并邀请多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组成强大的专家团队,全程参与创作。“中国航天五色国礼紫砂壶”配有“国礼紫砂艺术研究院”的出品证书,还包括中华航天博物馆的“监制证书”“特许商品证书”“大师设计创作证书”“泥料证明”“收藏证书”。商家宣称,全国发行2013套,统一市场价9980元。

  另一款“五德天下紫砂壶”,商家宣称该壶收藏价值非常高,“五德天下紫砂壶”由一代紫砂大师XX制作,“堪称‘文壶之王’,是紫砂收藏的超高境界。”其收藏公告表示:每把壶底均有XX大师“乐人督造”落款,是真品的标志性印记,每套产品证书上均有XX亲笔签名。该壶证配有监制证书、收藏证书、泥料说明证书、防伪证书、检验报告。全国限量发行599套,发行价每套15800元。

  而某报刊为了纪念其发行第2万期,宣称委托宜兴陈曼生紫砂艺术馆承制“中国梦紫砂壶”,由“紫砂大师陈光德”设计创作,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字“中国梦”,称其为集艺术欣赏、生活实用、收藏传承于一体的紫砂艺术珍品。全国限量发行2万套,每套价格为1980元。除了这一限量紫砂器之外,这位“大师”还有多款限量紫砂壶:十二生肖壶、荷塘月色紫砂壶等,每一种的发行数量从数千套到几万套不等。

  在宣传中,各商家均表示,限量大师壶是“大师参与设计创作、监制”,然而,业内人士认为,所谓的“大师监制”本身就有炒作之嫌。

 

 

  “这些大师有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监制上吗?几千上万把壶,大师怎么监制?大师监制是一种不自爱的表现,监制的利益比创作来得更容易,来得更实际,不需要劳心劳力,凭借大师的名头就能敛财。”紫砂收藏投资顾问张明强如是质问,“顾景舟一生创作,从20岁一直做壶到80岁,存世的紫砂壶精品也不超过500件,现在大师们的年纪大多在60岁以上,一年能亲手做几把?精品能有几件?有多少作品是有创意、有思想,可成为藏品传世的?”

  也有紫砂人算了这样一笔账,要完成一把普通的全手工紫砂壶,所需时间为3天至5天,这些所谓的限量壶,若真是大师制作,就算一款生产几百套,也需要大师夜以继日地赶工数年才能完成,如何量产出几千套,几万套?以上述发行量最少的“五德天下紫砂壶”为例,全国发行599套, 需要大师工作七八年才能完成,显然是不现实的。

  知情人表示,参与以上商家类似活动的部分“大师”也有利润分成,他们对于商家的做法心照不宣,只是商家在对外宣传和营销时,偷梁换柱,将“大师监制”变为“大师制作”。“他们自己也知道监制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没有他们的默认和纵容,这些厂家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打着幌子做那些招摇撞骗的事。”某位紫砂制作者如是说。“挂羊头卖狗肉”的经销商夸大宣传,在事情暴露之后,“大师”又将责任推卸到经销商。

  而对于那些没有“限量发行”的大师壶而言,也有很大的水分。在利益驱使和市场需求下,“枪手壶、代工壶”在大师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壶一般是大师工作室的学生或者熟人制作,盖上大师的印章完成的。“有些没有职称的做壶人,做了一世,大家公认做得很好,但卖不出好价格,其中部分最终沦为大师的枪手。”张明强介绍。

  职称背后的猫腻

  “在江苏宜兴丁山的任何一个地方,随处可遇到一位‘大师’。伪大师、‘大师传人’满天飞,各种民间协会也评选‘大师’,职称太乱太可笑,大师称号已达到泛滥的地步。”北京紫砂艺术馆馆长赵炎这样形容。

  对于前文提及的“紫砂大师陈光德”,在宜兴紫砂工艺美术查询系统网站上,根本没有查到被商家誉为“重量级大师、紫砂泰斗顾景舟、蒋蓉汪寅仙的再传弟子、陈曼生第七代传人”的“紫砂大师陈光德”。在宜兴紫砂界,类似这种“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数不胜数。

  在宜兴,自我炒作的“大师”或者标榜自己是“大师传承人”的也不在少数,有一些年轻的工艺师,制壶水平一般,只是与某位大师有亲戚关系或相识,就称是其弟子,自己制作大师证书,拍几张名人合影,壶价立刻飙升到几万元。“顾景舟是紫砂行业的标杆,市场上就有各类‘顾景舟弟子’‘再传弟子’,或者声称顾氏后人、亲属,尤其是各种展览和销售活动,职称和传承人成为商家的卖点。”张明强说。

  “只要评上‘大师’这一职称,就意味着你的作品价格‘鸡犬升天’,甚至可以漫天要价,带来的利润空间不可限量。”张明强做了这样的比较,一名没有任何职称的制壶人,制一把普通的手工壶价格在2000元左右;如果评上高级职称,这把壶的价格可以卖到2万元;如果被评为大师,这把壶的价格就可以上升至20万元。赵炎也表示:“一般来说,职称级别的高低直接影响紫砂壶的市场价格,职称上升一级,价格几乎可以翻10倍,这就是大师职称强烈的诱惑和利益。”职称加价的行情,已经成了紫砂行业里众人皆知的“潜规则”,在整个紫砂产业链上已经根深蒂固,也很少会有人去破坏这个规则。

  从上世纪80年代紫砂行业职称评选以来,这个行业就不再平静,赵炎形容每届评选都是“暗潮涌动、明争暗斗,打得头破血流”。

  尽管如此,评选出来的各种职称的工艺师水平也不尽如人意。“现在的研究员、高工中,很多人徒有虚名;有的大师原来根本不做紫砂,是从陶瓷等行业转做紫砂;有的是根据评选要求,达到一定的年限,上升一个级别。”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书萱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