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1-13 来源: http://www.zisha.com
随着紫砂壶的身价不断攀升,其在藏家心目中的分量也与日俱增。受此带动,人们对紫砂壶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有些尴尬的是,不少对紫砂感兴趣的人更多的关注点在于“它能为自己带来多大的经济回报”。业内人士表示,一把紫砂壶,因其承载着人文精神与文化内涵而有着其独特的价值,也正因为这样,它才有着更高的发展空间。但是,如果只是关注紫砂壶的“增值与否”,就显得舍本逐末,买椟还珠了。
从“供春”壶到当代壶艺,千百年的发展、传承与创新,紫砂壶所承载的远不止“增值”这一项功能,其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更值得大众去感悟、去挖掘。
爱紫砂易 懂紫砂难
店面位于马连道茶叶一条街的叶老板最近正在打算另外盘一家店铺,将现有经营项目之一的茶叶从本店剥离出去,腾出更多的空间来专门打理紫砂壶生意。在他的规划中,将来的紫砂壶专卖店不仅经营来自宜兴的各式紫砂壶,还会开辟紫砂壶品茗区域,向来店的人介绍紫砂的知识。之所以如此,是源于紫砂壶行情的火爆。叶老板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做茶叶生意,紫砂壶只是捎带着做,但是从去年开始,关注的人越来越多,不得不做此调整。不过,他同时表示,设置品茶区、介绍相关知识也只是为了使经营更加立体化,“更多壶友还是更关注他们的壶能不能升值”。
北京国际茶城的一家紫砂经营商户佐证了叶老板的话,“现在有不少顾客知道紫砂壶很贵,所以来挑壶的时候,泥料、造型都放到了其次,上来先问哪个工艺师的壶升值快”。这位商户笑着说:“紫砂壶升值与否与它本身的艺术、文化价值有关,不少人甚至追问一二百元的、批量生产的壶是否有升值空间,能升多少,可见其对紫砂壶的认识连初级水平都谈不上。”
对于经营者的这种表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壶友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消费者对于紫砂壶的认知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受市场引导的,当一位对紫砂有浓厚兴趣的人来到市场时,他接受的第一个信息就是经营者灌输的“升值”理念,怎么能怪他没有去关注文化价值呢?反过来讲,现在搞紫砂经营的人,甚至包括一部分紫砂制作者,也都没有认为自己应该向消费者灌输更多的文化理念,使得许多想要了解紫砂的人很难找到学习的途径。
宜兴市丁蜀镇一位工艺师告诉记者,有时候自己也会受邀参与一些紫砂壶展览,在与前来参观的客人交流的时候,总能听到一些反馈,不少客人坦承自己对紫砂壶不了解,甚至用“就是一把很贵的茶壶”来形容紫砂壶。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在想,还是应该多一些途径和方法将紫砂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只有人们真正地了解了紫砂壶,才能持久地对它感兴趣。否则,如果单纯只是着眼于“升值”的话,可以替代紫砂壶的艺术品太多了。
身体力行 传播文化
事实上,有关紫砂的文化交流活动一直都在以或官方或民间的形式进行着。宜兴许多有责任感的从业者,以这样那样的方式进行着紫砂文化的传播事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就经常在展览会、学术研讨会、拍卖会,甚至新闻发布会等公众场合尽力宣传紫砂文化,呼吁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紫砂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她还非常重视对外交流的机会,多年来,她的许多作品参加了在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展览,而且,她还借这样的机会进行技艺表演,尽力传播紫砂文化。
对于紫砂文化传播,在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范家壶庄创办人范伟群看来,从事这一行业本身就是为传播紫砂文化做贡献。一件作品从构思到成型,在反映作者思想的同时,也体现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当这些作品通过流通到达爱壶人手中的时候,已经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递。范伟群认为,也许对于紫砂文化来讲,缺乏的不是传递,而是引导,告诉大家一种方法,让每个人自己领悟。范伟群自己把范家壶庄当成一个文化宣传平台,不同国籍、不同领域、不同人群都在这里参观过紫砂壶制作技艺与流程,了解过紫砂壶的发展历史,对紫砂壶有了初步的认识。他自己本人也经常参与文化交流活动,先后多次赴港澳地区和内地各大城市,进行紫砂壶艺的展示和推广。2004年、2005年两次赴韩国举办紫砂壶艺展、紫砂壶艺演示会及紫砂壶艺爱好交流推广会,得到了韩国壶友热烈的欢迎和喜爱。
与此同时,行业协会也在文化交流方面做了许多努力。据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介绍,自2002年陶瓷行业协会成立以来,通过举办各项展览推动紫砂文化传播,如“陶都风 中国宜兴陶瓷艺术展”、“紫砂艺术节”、“紫砂文化节”等,都是较为知名的品牌活动,并且5次组团赴美国参加陶瓷教育年会活动、举办“中国陶都(宜兴)国际陶艺研讨会暨陶艺展”、与韩国有关方面签订文化交流合作协议 一系列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对提升宜兴陶瓷,包括紫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学术研讨方面,行业协会建立了《陶都通讯》、《宜兴紫砂》、《江苏陶艺》等阵地,便于学术交流。此外,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还出版专业书籍、举办手工技艺竞赛 通过各种手段对紫砂文化进行全角度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与文化 乐在其中
紫砂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它和茶文化一起融入人们的生活并与之息息相关,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文精神也借此得以体现。历代文人关于紫砂的吟咏也不绝于史料记载:“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等反映了紫砂在文人生活当中的地位,也形成了独特的紫砂文化。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认为,真正的紫砂陶是有精神、有气质的,紫砂与中国茶文化一体化,同时浸透了中国文字、书法和绘画艺术,更是儒、道、释等人文精神的载体,而根植于民间的紫砂手工工艺清新质朴的品格,则来源于生命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从而构成紫砂陶器一以贯之的灵魂 紫砂文化。
但是紫砂文化如何让更多人感受到、认识到?也许“参与是最好的传播方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讲师陆子羽对茶与紫砂非常热爱,作为一个加拿大籍“茶人”,他有志于编纂一部关于中国茶文化的书籍,记录自己与壶友茶人的感悟,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给世界。陆子羽对茶的热爱源于一次偶然的“茶事参与”,正是因为自己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才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寻“根”来到中国。
一位紫砂爱好者也认为,现在各种紫砂展览很多,有许多也办得非常有诚意,比如会有现场演示、知识讲座等,但是,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真正参与一次品茗活动,感受一把茶与紫砂的文化之旅,也许会比居高临下的讲座更有说服力。
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赵为民表示,紫砂壶价格的飞涨其实正是体现了人们对其文化艺术价值的认同。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它最好的传播方式就是能够与大众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现在的一些文化传播方式很多时候都表现得一厢情愿,因此,难免会与受众之间产生距离感。而从西方文化的传播来看,有不少一部分是人们通过对西方产品来了解的。所以,紫砂文化的传播也应该换一种方式,尝试着融合到大众生活当中去。让买壶的人树立“买壶是为了喝茶”的观念,紫砂文化的传播才能更有意义。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