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1-07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台湾回流壶及中青年紫砂艺术家优秀作品展于5月25日在中外首工美术馆隆重开展,本次展览将从5月25日一直持续到6月9日,展出的作品包括顾景舟、蒋蓉、谭泉海、鲍志强、周桂珍、李昌鸿六位国家级大师中青年时期创作、八九十年代流往港澳台等地最终又回归大陆的紫砂精品,以及当代中青年紫砂艺术家百余件优秀作品,在欣赏这些紫砂艺术珍品之余,展览现场还举办了“回归——从回流壶看紫砂艺术”讲座。
在本次“回归”台湾回流壶及中青年紫砂艺术家优秀作品展展览现场,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顾景舟大师的“提璧壶”,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顾景舟开始创作设计紫砂提梁壶,并不断创新,精心修改,终于成功,最后把它定名为“提璧壶”,1992年国家邮票部发行一套四枚的紫砂邮票,三枚为古代传器,唯一一件现代作品就是顾景舟的提璧壶。静观其壶,气势雄浑,色泽古雅,给人一种恬静的美感。其外轮廓造型以微曲线组成,给人的视觉效果轻松而休闲。通过观赏和把玩,能够达到怡目养神、舒展身心的效果。提璧壶的盖面如一枚古雅的玉璧,壶嘴与提梁比例适度,既考虑形式上的贯气,又注重实用时的顺势。
在欣赏这些紫砂艺术珍品之余,展览现场还举办了“回归——从回流壶看紫砂艺术”讲座,以台湾回流壶这种文化现象来揭示两岸的此消彼长,讲述回流壶在紫砂艺术发展史上留下的浓重一笔,此次讲座主讲嘉宾、中国艺术研究院首位紫砂艺术教授堵江华教授谈到:早在顾景舟等老一辈艺术大师中青年时期,台湾、香港等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当地一些壶商、大收藏家们在品茶之际对宜兴紫砂壶尤为推崇,此时大量宜兴紫砂作品包括顾景舟等大师的作品被低价收购,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力推动了中国紫砂艺术的发展,此时涌现出一大批制壶名家。
然而随着90年代末亚洲经济危机以及新世纪以来大陆经济的腾飞,许多当时流往台湾等地的各类紫砂壶重新回到大陆,并在各种著名拍卖场中动辄十万、百万,甚至上千万,迎来了紫砂艺术的黄金时期,当然这当中那些曾经收藏顾景舟等大师作品的藏家在一次次突破记录的过程中感到无比震撼,也从中体验到了收藏中的无限乐趣,这得益于他们对待收藏平和的心态和长远的眼光。
对于如何收藏一把适合自己的壶,堵江华教授说:“在选壶方面,首先要想到两个前提,就是我们选这把壶是用来使用还是用来收藏,如果用作实用器,首先要考虑这把壶外观是否周正,泥料是否是纯正的紫砂泥,再考虑是否是手工壶,使用起来是否顺手,如果能满足这些条件,就是一把好壶。如果是用来收藏,那么就要从泥、型、工、款、功多个方面来考虑,这里面最主要的应该是一把壶的工艺,因为如果工艺好,泥料一般不会差,大师不会用一些差的泥料来用心的做壶,另外,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是否是大师壶,如果制壶名家,那它们的作品一定身价百倍,常人难以承受;如果是中青年艺术家,那么他们当中会有一些很有潜力的制壶高手,可能就是10年、20年后的大师,收藏他们作品需要对紫砂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预见性,当然未来回报也是最丰厚的。”
目前,国家级大师的名家紫砂壶已经价值不菲,而当代中青年紫砂艺术家的作品尚处于价值低谷。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有一部分当代中青年艺术家走向大师甚至顾景舟那样创作的巅峰,他们的作品的价值也将随各自在紫砂界的位置水涨船高,现在能够看到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作品潜在价值的藏家必将随制壶者本人一起成长,最终在成长中感受收藏中的乐趣、体会收藏中的惊喜。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