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宜兴紫砂七老,一个世纪的传奇

时间:2014-10-10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宜兴紫砂七老,一个世纪的传奇

 

  壶艺泰斗顾景舟

  顾景舟(1915年10月18日~1996年6月)原名景州,早年曾用艺名“武陵逸人”、“瘦萍”等,晚年爱用“老萍”。宜兴川埠上袁村人。少时就读于蜀山东坡书院,成年后随祖母邵氏制坯,因天资出众,亦受益于家中制壶客师的传授,二十岁左右即跻身于壶艺好手行列。三十年代后期应邀至上海仿制古壶,每遇历代名作,反复揣摩,悉心研究,技艺更精。

  顾景舟19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19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1959年被任命为宜兴紫砂厂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和技术股副股长,1982年被国家评定为工艺美术师,1989年晋升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授予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紫砂历史上首位获得此光荣称号的紫砂艺术家。

  顾景舟大师是紫砂界公认的一代宗师、壶艺泰斗,为紫砂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用毕生的精力对数百年的紫砂艺术发展史进行梳理,是当代紫砂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品让世人充分领略了紫砂之精神、气质、神韵,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已故著名艺术大师亚明先生在世时曾经有评:“紫砂自明正德至今五百余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

  顾景舟大师的作品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兴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一直引领着紫砂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顾景舟大师就创下了单件作品过百万人民币的记录,而当时美术界绘画作品的市场定位也只有如吴冠中、陈逸飞、范曾等领军人物的作品才有可能达到。近两年来,顾景舟大师作品的市场成交屡创新高,2009年秋拍时“提壁茶具”创了三百多万人民币的市场记录,“咖啡具”也以二百多万元成交。2010年春拍中顾景舟大师与吴湖帆合作的“相明石瓢壶”一举创出了1232万元的成交记录,成为宜兴历史上继徐悲鸿、吴冠中两位大师的作品后又一过千万的艺术品,为紫砂艺术品的价值认识树立了全新的标杆,艺术界、收藏界也因此对紫砂艺术的内在价值和市场空间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顾景舟的“上新桥壶”也以448万元成交。粗略统计,2010年春拍中仅嘉德和保利两家的顾景舟作品成交总额就约达三千四百万元,这也是市场对壶艺泰斗顾景舟一生的艺术成就给予了总结。

  

宜兴紫砂七老,一个世纪的传奇

 

  陶刻泰斗任淦庭

  任淦庭,1890年出生于宜兴陆平村。原名干庭。字窑硕。号聋人、大聋、左民、左腕道人。艺名石溪、漱石。

  1905年,任淦庭拜宜兴民间书人画师、紫砂雕塑彩绘好手卢兰芳为师,既学习书法画技,亦学习紫砂雕刻技艺。师兄陈少亭对任淦庭十分关心爱护,对画面的布局,山水花卉、楼台亭阁及人物等基础技法毫无保守,一一传授于任淦庭任淦庭自幼耳聋,往往有时因听不清话不得要领而受到卢兰芳的训斥。陈少亭像爱护弟弟一样,逐一重新解释清楚。任淦庭其后号大聋、聋人即是纪念这一时期的历程及对师兄陈少亭的铭感之情。

  1911年,卢兰芳被聘至上海永安公司任专职画师,任淦庭才逐渐自立,自刻自画为生。自立之初,任淦庭以陶刻彩绘一般紫砂器具为主,亦在仿古器上作陶刻装饰。1916年,“宜兴吴德盛陶器行”创办。老板吴汉文,著名陶刻名家、收藏家、经营家、陶坊主。“吴德盛”创办之始,聘请邵云如、卢兰芳、崔克顺、陈研卿、陈少亭等为陶刻客师,聘任任淦庭为陶刻技工。吴汉文慧眼识宝,看中任淦庭的不言不语,埋头陶刻的性格,逐开始培养。任淦庭原是左撇子,用左手写字作画,习以为常。至吴德盛后,吴汉文要求他练习使用右手。任淦庭经过刻苦训练,竟练成左右手能同时书画雕刻的“绝技真功”。特别是在同一器具上作成双成对的飞禽走兽,或是在成对器物上作飞禽动物时,任淦庭能同时用左右手,对称作画,是紫砂陶刻界独创的绝技之一。

  解放后,任淦庭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担任技术辅导员,悉心培养艺徒。此后,任淦庭进入第二次创作高峰期。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期间,任淦庭创作了大量的紫砂陶刻作品,题材多样,吉祥寓意,有着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的特点与风格,给陶刻艺术增添了新的画面,新的内容,新的生活情趣。《婆媳上冬学》《解放一江山岛》,记述时代事件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喜上眉梢》《春燕画筒》将自己对生活热爱的真切感受融进陶刻装饰之中,感情细腻,刀法纯熟,线条顺畅,融情、物、画于一体,协调配合,得体大方。《渔舟听莺》《腊梅喜鹊》以画面生动,丰富活泼,创意鲜明而为南京博物院收藏。

  当今紫砂陶刻界徐秀棠谭泉海毛国强沈汉生咸仲英、鲍仲梅等均受其技艺传授,得其教诲。1968年,任淦庭逝于宜兴蜀山,享年78岁。

  

宜兴紫砂七老,一个世纪的传奇

 

  德艺双馨吴云根

  吴云根,曾用名芝莱,1892年11月生于宜兴和桥镇一个贫困家庭。14岁时到蜀山拜著名紫砂艺人汪升义(生义)为师。他手脚勤快,天资聪明,悟性较高,三年满师后就在业内小有名气,并逐渐进入紫砂名手之列。

  1915年,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器厂到宜兴请名手到山西做技师发展当地的陶业。吴云根成为宜兴陶业界首批被外省邀请的技师之一。吴云根用山西当地的窑炉烧制成类似宜兴紫砂的山西陶器,还曾数次为闫锡山仿制宜兴壶。吴云根在山西平定县任技师三年,对山西陶业发展起到比较大的作用,并为当地培养出了一批制陶技术人员。

  1929年,吴云根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当技术员,又结识了民国时期的紫砂职业教育家、江苏省立陶校校长王世杰,并于1931年受聘于江苏省立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技师。在这期间,他还将自己的师弟朱可心推荐进校担任技师,两人共同总结前人经验,在校长王世杰的支持协助下,编写紫砂技术教材,为当时的紫砂制作技艺教育做了大量工作。

  解放后,吴云根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也成为了宜兴紫砂工艺厂主要创办人之一。1955年11月开始,紫砂厂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吴云根担任紫砂成型技术辅导员。他的学生有高海庚、王洪君、王亚杰、史济华、鲍秀云等。

  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郑重任命了七个紫砂名艺人为“技术辅导员”,这在当时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吴云根就是其中之一。当今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几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如汪寅仙吕尧臣鲍志强等都曾经得到了吴云根老艺人的言传身教。这也显示着吴云根对当今紫砂艺术界的深刻影响。

  吴云根生性耿直,脾气倔犟,喜欢主持公道、直言仗义,同时又心地善良,宽厚仁慈。在艺术成就方面,所谓壶如其人,吴云根的作品也显示出温厚稳重、朴雅润泽的气度。他技艺全面,擅长光器、花货、筋囊器等各类器型的创作,而尤以竹货见长,风貌独具,有代表作“竹段提梁壶”等为传世经典。而他的另一件作品光货代表作之一“线圆壶”,尤见他对点、线、面、体的妙精领悟,简约之间尽显雅和之气,是近现代最优秀的紫砂光货经典器型之一。

  纵观吴云根一生,为人仗义耿直、宽厚善良、对人真诚;工作上顾全大局、尽职敬业,没有门户之见,;艺术上博采众长,成就卓越,蜚声壶界,并有“声名盖及师,来者有几人”的赞语。

  

宜兴紫砂七老,一个世纪的传奇

 

  师古不泥王寅春

  王寅春(1897-1977年),祖籍江苏镇江,父辈定居宜兴上袁村。13岁时,拜赵送亭为先生,在其陶坊随金阿寿为师。3年满师后,上门帮窑户当制坯客师。1921年起,因他制坯手艺特好,上海客户向他长期定制各式水平壶,他用印“阳羡惜阴室王”盖于壶底,“寅春”章盖于壶盖内,从而名扬上海。后来蜀山金石篆刻家潘稚亮刻“王寅春”方章相赠,他珍爱此印,一生一直用这方印钤于壶底。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王寅春到上海为古董商龚怀希仿制紫砂古器,他反复揣摩历代名家经典作品的造型特点,研究古人的制作手法,成功复制了时大彬、徐友泉、陈子畦、陈鸣远等诸位大家的作品,也成就了自己的艺术造诣。王寅春他所制的茶壶,造型雍容大方,规矩挺括,光润和洽,口盖准缝严密,人称“寅春壶”。王寅春制壶善于冥想巧思而不是一味地墨守成规。有一次“吴德盛”陶器公司有300只小花盆的生意限定两月内交货,无人敢接,因为合同要求逾期不交货要罚款。王寅春从古人“斫木为模”的成型方法中得到启示,创出以木模搪坯的方法,提高了工效且使花盆的造型更为精确周正。三十年代中期为古董商龚怀希仿制紫砂古器时,王寅春为了能使紫砂筋纹器口盖更为严合,在龚怀希的帮助下,请德国专家专门制作了口盖及其它部位的样板。样板用薄型金属片做成,高度精密,当时国内是没有设备和技术能制作出来的。应该说这为王寅春能留下诸多传世的紫砂筋纹器作品起了极大作用。也证明紫砂创作实践中也应该和任何行业一样,师古不泥、勇于创新,善于学习、吸收先进的技术才能有新的收获。

  新中国成立后,王寅春为紫砂艺术界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六十年代王寅春多次承制国家礼品。在同辈人中,王寅春为人朴实、乐于助人、爱徒如子、亲如家人。1958年王寅春在厂里带徒工,有一次他制作了一把“牛盖洋桶壶”,作品线条流畅,光润饱满,全班徒工看到后很是羡慕,心里都希望有一把作珍藏。后来,他得知大家的心思,在七十年代,年事已高之时,竟然连续十多天,做了近50把“牛盖洋桶壶”,使每个爱徒都得了一把,这批充满情感的“牛盖洋桶壶”件件挺拔端正、光泽和润,得者视之如宝,此事至今传为美谈。

  王寅春从艺六十多年,创制了无数紫砂精品,光货、花货、方货、筋囊货各个紫砂器型门类都有经典传世。在七十多岁高龄后依然创作出了经典代表作品之一的“裙花提梁壶”。

  

宜兴紫砂七老,一个世纪的传奇

 

  “鸣远第二”裴石民

  裴石民,1892年出生于宜兴蜀山,原名裴云庆。十五岁时拜自己的姐夫江祖臣为师,开始学制紫砂壶。江祖臣字案卿,是清末民初的制壶名手。江案卿制壶严谨,要求严格,裴石民初入师门时,师傅要求他从仿制“狮球壶”入手,反复仿制,严格要求自己所有的作品,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能够成就“鸣远第二”的声誉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裴石民在仿古作品上取得的成就。裴石民第一次被邀到上海是在民国六年。年方25岁的裴石民在当时还是个晚辈,还不在古董商邀请之列。但他师傅江案卿为人倔强清高,看不惯上海客商的脸面借故推辞,年轻的裴石民既想到外面见见世面,也想出去磨练一下自己的技艺,就自告奋勇随客商到了上海。裴石民到上海后在古董商那里第一次有幸见到了宜兴紫砂史上最著名的高手之一清康熙年间陈鸣远的真迹。在对陈鸣远作品“天鸡壶”、“凤首壶”等作品摩制中,也充分展示了艺术天赋,摩制的过程也使他的技艺功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后,裴石民在高手林立的紫砂艺人行列也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步跻身于名手之列。

  崭露头角后,裴石民开始有机会和一些名人雅士交流切磋,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一些精彩的历史作品,而最让裴石民痴迷的依然是陈鸣远的像生类作品。此后裴石民仿制陈鸣远形态各异的古壶、古尊、古鼎、古瓶、古盆,或仿像生类瓜果菜蔬,均能细腻逼真、维妙维肖,技艺之精湛在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达到高峰期,闻名行业内外,影响也已经远超师傅江案卿,在紫砂界赢得了“陈鸣远第二”的美誉。

  1923年,裴石民为宜兴名士储南强收藏的“供春壶”配盖,并由同为宜兴名士的潘稚亮镌铭题记。题记为“作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未能。重为制盖者石民,题记者稚君。”1924年,裴石民又为储南强收藏的《圣思桃杯》配制托盘成功。这两件作品在宜兴紫砂史上都有比较重要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时期,百业萧条,裴石民在这个阶段干脆闭门简出,潜心创作。很多代表裴石民艺术风格和艺术高度的经典作品多数出自这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裴石民参加了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专门负责从事各类紫砂器的设计工作,并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员,真正进入了鼎盛时期,“五蝠蟠桃壶”、“牛盖莲子壶”、“三足鼎壶”、“串顶秦钟壶”等传世经典名作都是在这个阶段相继问世。

  

宜兴紫砂七老,一个世纪的传奇

 

  虚怀可师朱可心

  朱可心(1904~1986年)出生于宜兴市丁蜀镇蜀山北厂。原名朱开长,艺名“可心”,寓意“虚心者,可师也”,也取“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朱可心技艺全面,创作题材宽泛,壶、鼎、瓶、盆,假山石景等均有涉猎。一生创作了数以百计的紫砂新品,许多作品成为了现代紫砂史上的经典作品。

  1932年春,朱可心被邀为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创作参展作品。他与前辈、同道共同探讨,决定创作“云龙鼎”,鼎为古代传国重器,可以扬中国国威,显民族精神。“云龙鼎”高2.5市尺,鼎身饰以江海波涛中巨龙仰首,向天空喷吐万珠水花,鼎盖上三片祥云托起一轮红日,三只鼎足也饰以浪波。作品雄健大气,雕镂生动,而紫泥温润的色泽、淳朴的品质、独具的表面肌理效果使作品更显出飞扬的神采。此鼎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获得“特级优奖”。

  云龙鼎一做成,朱可心乘着成功之兴,运用自己在紫砂竹器上的特长,又设计出一款竹节鼎。竹节鼎高1.6市尺,作品高古大气、清韵雅致,此作在上海展出时,宋庆龄大为赏识并定购收藏,现存上海宋庆龄故居。

  朱可心毫无保留传授技艺,以身师范,严厉严谨,用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影响后代。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培养出了一批如汪寅仙潘春芳、许成权、李碧芳、曹婉芬谢曼伦王小龙高丽君范洪泉倪顺生、李芹仙等在当代紫砂艺术界极有艺术成就的大师或紫砂艺术名家。

  历史上,紫砂业界门派之别,素来有之。朱可心大师胸襟宽广,抛开门户之见,一视同仁。这在当今艺术界,特别是在资格、功夫、艺术见解上难分伯仲,难见高下的同辈艺人当中,这就更需要包容、更需要度量。

  进入八十年代,紫砂艺术品首先在港台地区受到青睐。朱可心大师本来对自己的作品就极为严谨,早先的作品也已基本捐献给了博物馆。加上由于身体的原因,已到晚年的他就更少有作品流到市场。一些商人为了渔利,百般纠缠,欲用朱可心大师的印章制假,而他秉持磊落的品行不为金钱而折腰,到自己已无力作壶时让家人当面将印章全部销毁。

  

宜兴紫砂七老,一个世纪的传奇

 

  壶林凤魁蒋蓉

  蒋蓉(1919~2008),紫砂七老中唯一的女性,别号林凤,江苏省宜兴市川埠潜洛人。11岁随父亲蒋鸿泉学艺,1940年~1947年由伯父蒋鸿高带至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1955年参加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创作荷花壶、牡丹壶等,并为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赶制象真果品20套。1989年授予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1993年授予国家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位德高望重的花货大师。

  蒋蓉大师对紫砂艺术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她认为:艺术是发现、提炼、厚积薄发;技术是千锤百炼、功到自成。紫砂壶艺是文化和技艺共同积累的结果,和其它所有艺术一样,技术是艺术的基础,而艺术能给人们精神上赏心悦目的享受。在艺术实践中,蒋蓉大师善于将动物、植物、花果等自然形体,经过艺术提炼、创造,自如运用于紫砂作品之中,设色与造型逼真,融合了艺术美感与自然生趣,形象色泽及表面肌理都有妙趣天成之感,其创作大多以自然界瓜果、动植物为题材,表现手法以仿生为主,作品形象生动、色彩绚丽,形成了独特的紫砂艺术风格。可以说蒋蓉大师在仿生类紫砂艺术方面的造诣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历史上在紫砂花货上有很大成就的艺术大家不是很多,可供借鉴的优秀作品也有局限,所以蒋蓉大师的创作更多的是源于生活,在大自然中去寻找题材,通过仔细观察,吸取自然、提炼自然,经过反复推敲、认真总结,即使到了八旬,蒋蓉大师仍然在不断地创新。

  蒋蓉大师在她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创作了二百多个品种的高档紫砂壶和工艺品,代表作品“荷花壶”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琵琶笔架”作为国宝被北京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余青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