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01-27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工艺美术师吴淑英的壶,不但是上好的泡茶器具,而且还是一篇内涵丰富的“文章”,可以让人细细地品味,从中感悟一种深远的人生哲理。的确,20多年来,她以自己特有的文心,制作出了一把又一把充满文化味的紫壶。这些被称为“文化壶”的紫壶,屡屡获奖并受到广泛好评。
吴淑英出生于丁蜀镇一个制陶世家,祖父曾是汤渡有名的窑户,父亲一辈子与陶土为伴、陶器为伍。可以说,她从小就对那“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紫砂壶产生了浓厚兴趣。1982年高中毕业后,她就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制壶者的行列。然而,几年的壶做下来,她自觉手法、技巧等基本上都已成熟,可壶做来做去总是那么一些壶,有时连自己都不愿意多看,这使她陷入了苦恼。她爱动脑,爱思考。有次去紫砂市场转悠,看着那些只卖10多元钱或几十元钱一把的紫砂壶,她的心突然像被什么东西敲击了一下:原来自己充其量只是在做壶,只是在把紫砂泥捏成一把壶,根本没有自己的创造,更没有赋予它们生命。
就从那时开始,吴淑英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必须做有语言、有思想、有内涵的壶,这样的壶才会有生命。方向一明确,她不再一天到晚坐在紫砂泥前闷着头捏呀捏,而是注重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把功夫花在壶外。她凭着自己有较为扎实的文化基础,先后参加了江苏电大工艺美术专业学习和中央工艺美院丁蜀培训班,系统涉猎书法、造型设计、图案、色彩、雕刻等领域,甚至还抽时间阅读文学书籍,写些小诗小文,一颗本就很灵气的心不断地被文学滋养着。
有道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吴淑英在紫砂壶创作上终于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她每做一把壶,必融入自己的思想。就说1995年创作“茄梨壶”时,她有意把壶盖做得像茄柄,而壶身像梨子,使整把壶既像茄子又像梨子。她又在壶身刻上一句包含了很深哲理的话:是茄,似梨,世间事同此理。上海有几位退休老干部见了这把壶,都连声称赞:用这样的壶泡茶,泡出的不仅是浓浓的茶香,还有浓浓的壶意。也正是这把壶,在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了铜奖。她创作的“瓢饮壶”,取其瓢形,寄寓“四海之大我只取一瓢饮”的人生哲学。大千世界,物欲横流,面对此壶的人自会有一番感悟。她应一位政界名人的要求而作的“有容乃大壶”,壶肩平坦,壶身饱满,蕴含了“肩平扛日月,肚大容天地”的道理。该壶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她创作的“智圆壶”,引用警句“智欲圆,行欲方”。智欲圆,即思维要缜密,考虑问题要周到;壶身两层富有变化的线条意为“缜之又缜”。它获得了2003年全国工艺品礼品博览会金奖。
一把壶托于掌中,让人咀嚼出的是一种文化,这逐渐成为吴淑英紫壶的特色。如今,刚过40岁的吴淑英,为了丰富“文化壶”的内涵,将倾心打造吴氏陶坊的“五全壶”,即将诗、书、画、印章、陶艺融为一体,尽展于一把紫壶之中。
作者: 小溪 文泰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