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01-23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南京民间有多少古玩“宝贝”?南京有多少人在钻研收藏?昨天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2007年民间寻宝记走进南京”活动上就可以亲身感受到南京民间藏宝的火热。此次活动是央视《艺术品投资》赴浦口区进行民间寻宝,本报“扬子鉴宝”栏目也参与协办,“扬子鉴宝藏友沙龙”的会员们也均赴现场参加了宝贝入选活动。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很多收藏者一大早五六点就赶到了现场排队,高淳的吕先生摸黑就往城里赶,可还是只排到了190号。有意思的是,虽然排队的人很多,但大家都没有怨言,还不时地观赏别人的收藏,更有人在鉴定宝贝期间就上去问别人是否愿意割爱。
乐:会员一宝贝
央视选中了
扬子鉴宝藏友沙龙会员周晓卫先生是昨天的幸运者,他的道光紫砂锡壶曾经惊艳“扬子鉴宝室”,现在它又入围央视“民间寻宝”。记者看到,该壶形状为六角形,高度为10厘米,宽度为16厘米。因壶盖上、壶嘴上、壶柄上各有三块和田玉,又得名“三颗石”。专家看后评定,这个壶是道光1839年制作的,虽然是个小家作品,但是将玉石镶嵌在紫砂上还是很难得的,现在也比较少见。据周先生介绍,这个壶是其祖上流传下来的,小时候自己常常拿来当玩具,并没有把它当作宝贝,三块玉石也只当作是三块石头而已。后来爷爷过世后,传给父亲时,父亲才发现这个东西应该是有点价值的东西。“我原来也让专家看过,专家说是好东西,这次再去鉴定,还是得到一样的鉴定结果,心里踏实了。现在,我的紫砂锡壶虽然入围了,但是自己心里还是有点悬,不知道是否有可能杀进决赛,不过,我也不是特别计较最终的结果,毕竟重在参与。”
惊:存米杂货罐
居然值三万
任志强走出鉴宝内场时,脸笑得像朵花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告诉爱人结果。“这个瓶子在我家一直是拿来放米或是放毛线针的杂货罐,现在专家告诉我,它居然是一个民国二十三年宜兴陶校紫砂方瓶,把我高兴坏了。“任先生告诉记者,这是他早前花5毛钱买的,如今它的价值竟值2~3万。记者看到,这只瓶子大约有40厘米高,正面有梅花雕文,瓶子的两边分别有两个象头的装饰。说到这个象头,任先生说,有个朋友看中了它,愿意付他100元让他锯下来,“现在想想真是庆幸当时没冲动,真把它锯下来现在就后悔不及了。”
喜:藏缸不是宝
对联价值高
薛先生本来是为鉴定大缸而来,结果一幅陈独秀的真品对联成了他的意外收获。专家看过他的对联后评定说,这幅字保存得很完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据薛先生介绍,他爷爷和陈独秀有私交,陈独秀在芜湖被军阀扣留时,为营救他,薛先生的爷爷雪中送炭慷慨借出5000大洋帮助他摆脱险情。后来陈独秀入狱时,薛先生的爷爷又经常送钱送物过去。就这样两人成为患难之交,各做一幅对联交换作为纪念。薛先生表示,最为不易的是,这幅字画还躲了一场大火的劫难。今后他要好好珍藏这幅对联,准备找个保险箱仔细收藏,让它成为传家之宝。
闷:酷爱收瓷器
件件非珍品
江宁的许先生喜爱收集瓷器,遗憾的是,他带来的收藏品均不是真品,其中一个花瓶更是让专家啼笑皆非,“这个瓶在哈尔滨见过,广州也出现过,几乎我们走到哪个城市就要看到它一次。”专家说的这个频频亮相的东西是一个仿宋辽的花口瓶。
专家毛晓沪指出,认为它是赝品的疑点有四:首先是花口,真品的花口应该是制作时直接将捏好的花形向下按压出来的,但这个花口可以明显看出来是后来黏上去的;花纹在剔刻上显得过重,剔刻这种手法应该是很随性的,显得行云流水,但这瓶上的花纹则显得相当的笨拙;釉质和真正的白釉品质也相差甚远,有的地方泛出黄色,是浇过酸导致的;胎质还是混合的,它的表面看上去像撒了胡椒,一点点的黑色给人一种砂质感,事实上胎质应是单元的材料制成的。“在哈尔滨、广州等地出现的仿制花口瓶也是同样的疑点,可见这是同一批次的假货。”
奇:两包小香烟
换来一宝贝
吕先生的隋代金菩萨也是入围宝贝之一,菩萨像高约十厘米,上面有一层镏金,不过因时间长久,现在已经所剩无几,只有菩萨像背面还有部分镏金存在,但它的纹饰还清晰可见。专家研究后说,这种宝贝如今在民间已经很少见了。吕先生告诉记者,1989年时,他的朋友的砖瓦厂开工破土,这个金菩萨就是当时从地里挖出的。“当时,这个菩萨上的镏金还有不少,他以为是个金块就拿到银行去想换点钱,结果人家说这是青铜的。我知道后,觉得它小巧玲珑挺好玩,就用两包香烟从朋友那里换来。真的一点都没有想到,它真的就是一个文物。”秦晓蕾 孔小平/文 曹欢/摄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