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8-11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紫砂茶壶,诞生于宋代,兴盛于明清,又繁荣于现代。紫砂是特有的一门陶瓷工艺美术形式,既为普通人欣赏、使用,也为文人雅士所钟爱、珍藏。自明代中叶开始,紫砂壶就与奇石、兰花被列为文人三雅,备受人们的推崇。
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阳羡,在江苏省的最南端,具有6000年的制陶历史,是著名的陶都,在近一千多年的紫砂传承之中,特别是明代出现紫砂文献以来,经过历代工匠的创造,紫砂变成是花样款式最多的陶瓷器形,并且,在很多文人雅士的参与创作下,将造型之美与茶文化的精神享受拓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将紫砂泥拍打成一幅历史的长卷,把这一长卷围起来,装入紫砂艺术的表现元素,融入作者的创作思想与长期积淀的禅意精神,经过千百度的历练,然后往这长卷中投入几片茶叶,注入一股清泉,冲泡出来浓浓的一壶春夏秋冬,这样的手艺之美,完全超越了一件具体对象本身的意义。
合菱壶
我出生在宜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宜兴丁蜀陶瓷工匠,入行30多年,先是从事紫砂原料的制备,到紫砂壶的成型,再到紫砂壶的烧成,我用十年时间把紫砂壶从矿料到成品的所有工序里的所有工种全部摸索了一遍,仅仅是打了一紫砂工艺的基础,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转型做紫砂壶的出口业务,从一个做壶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卖壶的,使我终究没有走上专业紫砂之路,这也许对一个崇尚紫砂艺术的人来说,有一点点遗憾,不过,我近20年来,一直业余做壶,并且用了近10年的功夫把紫砂经典造型全部做了一个遍,说真的,做经典老壶,就象与古人对话,我在重复经典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想法,从中也寻到了别人很少感受到的一种重复修炼的乐趣,那就是不断地重复自己,把过去的经典变成自己的经典。
我对素心素面的紫砂艺术有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把光素的艺术发挥到极致,越是简单的表现手法,越是有力,对于紫砂艺术而言,庞杂的紫砂表现元素会在一瞬间失去内涵,尽显苍白,用心手合一的创作来感悟世界,读解自然,丰富生活,这种对最原始,最纯粹的美好,一直是我的紫砂血脉里流动的信念,这几年,我越来越感到,采用更贴近自然的一种生存状态,它会显得更真实,一件紫砂作品的完成,包含了作者当初最真实的情感和艺术理解,与工业化刻板的流水线产品不同,紫砂壶的深动来自于对自我创作发自内心的爱。
作者:张明强
紫砂壶并不是每一件都需要精雕细刻,光素禅意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魅力,同样可以让人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现代人崇尚简约,光素并不是一种虚无,它可以透过对繁缛刻意的艺境来表达背叛,当然,也不是极间约主义的刻板表达,光素是一种习惯,一种性格,一种回归艺术生命的自然体现,尤其是紫砂壶,光素更是一种风骨。
紫砂壶的创作可以比拟是一个孕育生命的过程,有一段美好时光在壶上凝结,一个故事在壶中舒展,用抑扬顿挫的线条,起承转合的手法,把天然的泥土写成了诗。这是天地方圆,岁月轮回,风雨相聚里的一种内心创造,如此包孕古今饱含人情的作品才有了愉快的生命。
500年紫砂史,造就了紫砂文化天空中许多璀璨的明星,但是,却没有诞生出几个真正的紫砂艺术大家,当前虽然大师高工漫天飞,可是我总是想,由于当下的紫砂从业人员太注重职称名气,太多人没有艺术人格修炼,在这样的名利场应该是产生不了真正的紫砂艺术大师的,在缺乏紫砂艺术土壤,或者说现在的紫砂艺术土壤已经被现实功利与庸俗浮躁的思维所感染的情况下,根本出不了精彩的紫砂作品,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宜兴紫砂匠人,我感到无比的无奈,望着这些紫砂明星,真的没有心情去评判,越来越多的一些紫砂收藏爱好者已经变成一群追星族,把追求明星的紫砂壶变成是一种时尚,幸哉,悲哉我都无法消受。
绿泥双线竹鼓壶
紫砂壶是立体的艺术,空间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是哲学立体化,禅意概念化,造型艺术化的茶具,茶文化离不开紫砂艺术语言的诠释,紫砂壶造型离不开自由空间的艺术抒发,怎样在有限的物理空间,承载无限的艺术灵气,表达深遂的精神力量,是所有从事紫砂壶艺术创作者应该去思考的,在我看来,懂了紫砂艺术与紫砂语言,领略紫砂语境的深刻含义是紫砂壶收藏者的必修课,要懂得,紫砂壶,首先是茶具,然后才是艺术品,艺术品是作者精神生活的产物,是心手合一的东西,它必然烙上创作者文化修养的符号,我追求自然,朴素,庄严的壶艺个性,古拙,秀雅,大器是我赋予的紫砂灵魂,如果说紫砂艺术生命承载历史责任的话,那么弘扬传统紫砂文化精神,创新紫砂工艺,就是我们当今紫砂文人的历史宿命。
有一位记者曾问过我,当今的紫砂艺术最缺乏的是什么?我说,缺乏的是人文精神,他问我为什么?在我看来,紫砂艺术的本身是承载传统茶文化的一个具体的东西,就像现在的茶艺表演,不是穿一件汉服席地而坐,用一种优雅的姿势煎一壶茶,用一双纤巧的手奉出一杯心意就能忽悠的,紫砂艺术面临新的命题,十万人同扑紫砂职称考场,是一种壮举,也是一种景观,此乃绝世仅有,相信这样的场景绝对能感天动地,说真的,现在的紫砂从业者,趋之若鹜的就是一张职称证书,一张对紫砂艺术没有任何意义的纸,可就是这一张纸,让人们失去自我,因为这张纸代表了一个人在紫砂行业里的身家性命,实际上这张纸就是可以提高紫砂壶卖价的信物标签,这种现象真的让我觉得紫砂壶离艺术越来越远的根本原因。
当今的中国工艺美术行业不乏匠人,紫砂园地里也有许多象我一样的工匠,没有职称反倒使他们生活的更从容,职称名气如果是政府给予的,还不如民间共同的口碑来的更好更名副其实,紫砂艺术不是谁的名气大就好,要具体看一把紫砂壶的艺术造诣,是作者日积月累的功力的综合展示,是原料表面肌理的美丽绽放,用职称来衡量紫砂作品是一种对紫砂艺术的叛变,只有心手相一的紫砂壶,才能表现出我们紫砂艺人的精彩人生。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