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8-07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在紫砂产业空前繁荣的当代,在传承与发展、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紫砂文化将向何处去?今年6月17日,在中国紫砂研究中心的紫砂文化研讨会上,中心主任、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提出了紫砂热中的冷思考,被称为“史俊棠之问”。
尽管宜兴紫砂这几年让人们十分看好,紫砂人也充满自信,但在史俊棠看来,忧患仍然不少。
一是业态始终处于零乱分散状态,小生产者的思维方式和小农经济的意识,严重束缚着机制的再创新和再变革,表象上看生产力是有很大的发展,但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
二是当今的宜兴紫砂,仅仅依靠技艺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散而乱的手工艺品市场,亟待推进品牌建设,志在推动“公司+艺人+品牌”、“合作社+艺人+品牌”的良好愿望一时难以实现;
三是受“创新”就是市场需求的影响,不少做壶人一味追逐造型“时尚”,使紫砂作品离传统越来越远;
四是受资本逐利投资心理的影响,紫砂的收藏市场几经变幻,从收藏家时代到资本时代,紫砂被富有想象的市场不断塑造,不断夸大,紫砂作品离生活越来越远;
五是少数商家在紫泥材质上大做文章,莫明其妙地提出一些闻所未闻的概念,让消费者深受困惑而偏离玩壶用壶方向,加上不够专业的媒体也推波助澜,一些理论工作者也跟着起哄,对紫砂原料的炒作,至今仍未逐渐平息,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偏离了对紫砂人文精神的审美趋向;
六是在学术研究上,有厚古薄今之倾向,戏说紫砂的文章常见报刊,紫砂演义的故事没完没了,一介绍新人就无限夸大拔高,姓邵的都是邵大亨的嫡传,姓陈的都是陈鸣远、陈曼生的子孙,搞得玩壶人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七是商业活动中的不诚信让权威媒体抓住把柄后动不动就曝光批评,已极大地挫伤了消费者的积极性等等。
总之,“疯狂”了数年的紫砂市场将日趋理性,会步入平衡时期,壶家、商家、藏家都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