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8-04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大师简介
1940年生于陶都宜兴,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195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制壶名家吴云根先生。1958年又随名师裴石民先生学艺,从事紫砂工艺制作和创作,其间又得到顾景舟大师的指点。现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1978年赴澳大利亚进行陶艺交流,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踏上异国弘扬紫砂文化的艺人。1983年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造型设计专业培训。1991年赴新加坡参加中国宜兴紫砂陶艺家作品展。
在从事紫砂陶艺创作的四十多年中,所创作的作品在专业评比中多次获奖,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其中《五头蟹篓茶具》、《浪花提梁壶》被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觚菱壶》被美国三番市亚州博物馆收藏,《圈盖三足壶》1987年被中南海紫光阁选定陈设,1982年《挺竹壶》在全国陶瓷评比中获二等奖,1989年《五头蟹篓茶具》获江苏省第二届轻工美术设计二等奖,《五头渔家乐茶具》在1990年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精品大奖赛评比中获三等奖。所创作作品多次发表于各类专业书刊,如《中国宜兴紫砂珍赏》、《宜陶之旅》、《当代紫砂群英》、《壶锦》、《壶艺宝典》以及《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等。
师从名家
吴云根(1892年11月6日-1969年) 又名吴芝莱,14岁向汪春荣(生义)学习制壶技艺,与汪宝根、朱可心为师兄弟。现在著名的制壶名家吕尧臣、吴震、何挺初、葛明仙等,均出其门下。汪寅仙最早由他亲沐教泽,并推荐于师弟朱可心处学艺。同辈中摒弃门户之见,对徒弟要求十分严格而师徒又十分和谐首开师徒间竞技比赛之先河。1959年虽年事已高,但技艺不衰,为徒弟们作示范,逐一评讲,深受弟子们爱戴。他的紫砂作品,构思奇妙,享有“出神入化”之美誉。制作的《提把弧菱壶》、《双色竹段壶》、《大型竹提》、《传炉壶》、《线云壶》、《合菱壶》等,曾多次选定参加国内外陶艺大展,声誉远播。
裴石民(1892—1976),原名裴云庆,又名裴德铭。宜兴蜀山人。著名紫砂艺人。早年习艺,艺成后擅制仿古紫砂器,颇负盛名。善制水丞、杯盘、炉鼎等器,造型典雅别致,具有青铜器敦厚稳重之特点,尤以仿真果品最佳。有“陈鸣无第二”之美誉。成熟期间精品之作,以中小件为主,以古器作借鉴,以超凡的构思,能放能收,简繁匀称,既能作典雅脱俗的光素茗壶,又能作千姿百态之花货茶具,风格清秀不俗,技艺精湛严谨,在紫砂艺苑中独树一帜,为紫砂历史上求新求变,求精求妙,精而少,少而妙,不可多得的能工巧匠之一。
何挺初(左二)在堪培拉陶瓷学院表演陶艺
赴澳表演
也许在陶都宜兴的制陶人的记忆中,还依稀储存着十年前一则令人钦羡的消息:宜兴紫砂工艺厂的何挺初赴澳大利亚考察并表演紫砂技艺。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踏上异国土地,弘扬中华文化的紫砂艺人。
1978年3月,39岁的何挺初作为中国陶瓷代表团成员,来到澳大利亚访问、考察和操作表演。“与泥巴打交道的人还能出国?”人们难以相信,但这毕竟是事实。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月时间里,何挺初奔忙於悉尼、墨尔本、堪培拉、阿德雷德四大城市,为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等高等学府的陶姿系师生表演紫砂制作技艺。“真神!”“真棒:”不同肤色的人们看了他的表演,无不露出惊奇的神色,连连赞叹。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在异国他乡得到了升华。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闻讯,接见了来自陶都的紫砂艺人,称赞令人惊讶的表演标志着中国工艺的高超水平,对他在澳大利亚的精彩表演,表示敬意和祝贺。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