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6-18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新中国成立后确定的四大陶都,现在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只有宜兴。”“看到紫砂壶,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昨天,在由中国紫砂研究中心举办的紫砂文化研究座谈会上,于丹、贺云翱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纷纷结合自身研究和收藏感悟,各抒己见,表达对宜兴紫砂的炙热情怀。
2002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受我市委托从事宜兴紫砂工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题研究,至今已经有12个年头。座谈会上,他坦言,虽然宜兴紫砂目前还没有步入世界非遗的行列,但在世界陶瓷史上的地位却举足轻重。因为学术研究,贺云翱先后来宜已有上百次,几乎跑遍了这里的100多个窑址。他认为,宜兴在陶瓷学术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出了很多学术性成果,但是需要拾遗补缺的地方还很多,可能需要新成立的中国紫砂研究中心去完善和补充,他也愿意为此尽一份微薄之力。
紫砂的魅力还吸引了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的到来。座谈中,她旁征博引地表达了自己对宜兴和宜兴紫砂的喜爱之情。她说,苏东坡说过“此心安处是吾乡”,有时候一个人真正的精神故乡,不是籍贯和生长的地方,而是前世今生,心有归属的所在。“第一次看到紫砂壶,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于丹心中,紫砂是一把握在手心的乡土。在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乡土气息越来越淡,而紫砂这一把泥土,却是有温度的,能和人结缘的。“当我们无法看到谷子丰收的时候,起码可以有一把紫砂壶,让我们重新回到泥土源。”她认为,社会应少一些对金银珠宝的眷恋,多一点对泥土的致敬,这也包括她所钟爱的紫砂壶。
市作协主席徐风近年来一直在紫砂世界里寻找自己的文学根脉。在他的笔下,紫砂不是单纯的茶具和传统的工艺品,而是宜兴历史的活化石,是宜兴人的魂之所牵、梦之所系。他认为,许多民族民间工艺都处于抢救保护状态,而宜兴紫砂却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各类载体的传播方式也为其披上了神秘的外衣。但令人遗憾的是,诸多反映紫砂艺术的书籍报刊只注重于对紫砂器皿的艺术性及制作过程的反映,对众多拥有传奇色彩的紫砂艺人却是蜻蜓点水般的寥寥数笔,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紫砂艺术的深度传播与推广。作为宜兴的作家,他深深感觉到,目前紫砂艺术传播方式的局限性,文人参与紫砂艺术的方式也应该进一步拓宽。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吸引更多的文人参与到紫砂文学创作中来,为继承和弘扬宜兴紫砂文化作出贡献。
中国紫砂研究中心已揭牌,继承和发扬宜兴紫砂文化又有了新的“助推器”。但是,走马上任的中心主任、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依旧忧心忡忡。面对慕名而来的各位嘉宾,他不仅全力尽好地主之谊,还不断邀请大家为宜兴紫砂未来发展献计献策。他认为,尽管宜兴紫砂这几年让人们十分看好,但行业零乱无序、资本逐利投资心理等现象都需要探索和研究,这也是中国紫砂研究中心所需要担当的责任。他觉得,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紫砂艺术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标新立异。同时,宜兴紫砂拓展国际市场收效甚微,面对文化差异,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工艺,广大紫砂艺人和文化工作者需要思考和付诸行动。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