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2-03 来源:紫砂之家
初识紫砂
对紫砂了解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对紫砂的初识也是没那么多精彩的,不过一位忽悠的初识紫砂之路还是很有特色的。小编小杰就为大家说说这位壶友的初识紫砂的第一步;
九十年代初,宜兴市在宜城北边的巷头,办起了一个紫砂大市场,主要是拉动紫砂产业尽快市场化,兼顾宜兴旅游。开张的后几年,人气不错。真正说,宜兴市的所在地宜城不是紫砂器的产地,懂壶爱壶的人很少,到现在也没有千分之一的人识壶。主产地丁蜀,及周边的川埠、洑东、汤渡,才是紫砂的根源,但真正懂壶识壶和喜爱紫砂器物的人也不足百分之一。说起来真有点“灯下犯晕”的意趣。
如此同时,全国喜爱、研究、收藏紫砂壶及紫砂器物的人数却在快速上升。借着这个气势,丁山及周边连续办了多个紫砂器市场,个人工作室也蓬勃发展。讲究制作、讲究泥质、讲究品牌意识也正是这一阶段。全国的商家,紫砂产地旅游目的地很快便集中在丁山及周边这块地方。巷头紫砂大市场很快就没落下去,直到现如今也是半死不活地在那儿挺着。
九十年代,丁山有个最头痛的问题,就是灰尘大,脏,街道上灰尘扑面。原因就是镇子的北面有一个大型水泥厂,粉尘经北风一刮,将小镇全部笼罩其中。我常跟丁山的朋友说,在丁山活人,人得少活几年,他们也是清楚的,在工作室里都是门窗关得严严的。直到零几年的时候,市里痛下决心,关掉了这家全市最大的水泥厂,如今丁山就很干净清爽。
我在巷头市场也淘过不少的玩艺,早先的一批高工甚至大师的作品在他们一部分商家的手里还有。早淘就是早淘的价,现在即使再好的朋友,也没法再商量了。而且这一时期的作品,皆为那些工艺师精工创作,创立品牌,树立形象的阶段,所以作品无论从料、工艺、形制等,是他们现在都难以企及的。前几天,我在中国美术馆看紫砂大师及名人的作品展,细看之后,总体感觉是料工稍滞,甚或几件大师的作品,嵌盖周边空隙过大,如若另置一处,叫人无论如何也不敢断为大师之作品了。而且有几件作品泥料更不值,绿泥化工料太重,已经没有了紫砂的感觉,将紫砂艺术玩成了色彩的艺术了。壶是做的很好看,但远已经不是那么回事。说真的,我看了心痛。这些引领着紫砂大方向的工艺大师,工艺人才们,你们在干什么呀!
紫砂,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捧,就在于这块寸土寸金似玉胜玉的泥料,还有这传承几百年的制作工艺。料是本质,如果你将一块河泥拌些颜料,也能鼓天下紫砂玩客之气耳?如果没有工艺,一把壶,歪嘴斜盖,工不致而气不蕴,也能配得上工艺大师的美誉乎?所以,不要迷信大师、“名人”,他们也有“心情复杂”的时候。
玩壶玩壶,手里过手的壶多了,自然就玩明白了。所谓“见多识广”,天下永远只有真正的“玩家”识货!丁山这块是宜兴紫砂的根,凭着眼力,你在这儿永远都会有收获。你要相信,好壶不便宜。但你更要相信,贵的未尝是好货,好货并非要天价。
可喜的是,丁山这块土地上,追求泥、工、形、韵的中青年工艺师,大有人在,他们是未来的脊梁。我常常在丁山盘恒数日,走街串巷,寻找我心目中的紫砂作品,与许多“名人”或“非名人”结为朋友,一起探讨,交流,觉为一件极快乐事。我能为结识这些优秀的或正要结识的更优秀的工艺师感到无比的高兴。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