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0-11 来源:紫砂之家
陶器是一种水火、土三者结合的艺术.远在数千年前,人类便懂得利用泥土作为制造日常器皿的素材.我们的老祖宗在偶然的机缘下,发现了火,从此食物变得美味可口,黑暗不再漫漫无期,野兽再也不敢逼近伤人.火的出现,使得原始人类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无限的惊喜.接下来,老祖宗们在原始农业的生产劳动中,经由挖土种植作物的长期体验,了解到土与水的微妙关系.透过水,泥土不再只是植物的生长所依,因为具有黏性的泥土,充满了可塑性与创造性.就在另一个机缘下,黏土遇到了火,就这样,人类发明了陶器,也开启了另一阶段的文明.
我们从考古发现及民族学的研究中得知:人类制陶技术基本上是沿着手捏法→模制法→泥条盘筑法→轮制法等轨迹而循序渐进.陶都宜兴的紫砂成型技法,亦与此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传说中的供春捏制树瘿壶(指掠内外,指螺文隐起可按,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奏…)便是采最原始的手捏法.而古人所用的模具成型法包含了内模成型法与外模成型法两种,这又与宜兴陶人所采用的外模内拍法、内模外挡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至于早在七千年前的仰韶时期便出现,且在陶瓷生产技艺中最常被采用的轮制成型法,却鲜被宜兴陶人所采用.究其原因,可能是此法虽然成型速度快,且方便省力,但因受到了同心圆的限制,造型只能上下变化,缺乏活泼性,施展的空间有限.这点对于可塑性高、延展性佳的紫砂土而言,显然不能满足其变化多端的性格.因此宜兴陶人传统上便采用独特的(打身筒)和(镶身筒)成型技法.打身筒成型法主要运用于圆器的制作,而方器则采镶身筒成型.由于紫砂泥的可塑性好、收缩率小、烧成范围广且成品不易变形,这些物理性的优点,透过这两种全由手工操作的成型技法,便可将陶手的造型意念精确地表露无遗.
紫砂陶与其他地区陶器最大的差异之一便是它是一种无釉陶,毋需通过釉色的装饰,便可以其丰富多变的造型、线条及泥色来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各式变化.1976年,宜兴羊角山在扩建工程中,发现了一条北宋紫砂古龙窑,经过残片复原后,共有高颈壶、矮颈壶及提梁壶等三种壶形,其造型除了圆形器皿外,尚有六角形的贴花执壶.这个考古发现不但将紫砂陶的起源向上推至北宋,同时也说明了,紫砂成型技法已脱离陶轮拉坯成型,而进入泥片镶接成型的阶段.
如前所述,方器主要是采镶身筒成型法,所以器形可具有高矮、曲直、直向、横向的诸多变化.陶手在制作砂器时,先将泥料依所需,拍打成厚薄不同的各式泥片,再依设计理念,以先做好的样板为规范,裁切陶板,并细心地将其镶接完成,逐一加上流、颈、钮、把等配件,即可初步完成一件方器.接下来(精加工)地工序是相当重要的一环,精加工的主要工具是用牛角做成的(明针).陶手先将削成薄片的牛角以水浸软后,裁切成所需的形制备用,操作时,以食指、中指施力,顺势侧刮壶坯,将其表面的粗粒子依序向内壁挤压紧密,使胎面呈现平整光滑的细致表层.经过精加工处理的砂壶,日后几经泡养,便可容光满面,神采奕奕,予人美好的视觉感受.
基本上,方器是由长短不同的直线所结构而成,偶尔亦辅以少数曲线以调和其阳刚之气.通过直与曲、线与面的过渡和衔接,以求得整体造型的统一协调,并呈现作品气度.我们评鉴一件方器的良优,不妨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要求其整体造型的比例准确,线面挺括有力,轮廓交代分明,再求口盖紧密平整,任意调换方向,需能面面吻合周到.切忌壶身表面鼓起或凹陷、壶盖弯曲翘起以及流、把歪斜变形等.正因为方器的造型较为简洁俐落,所以稍有缺陷,便无所遁形,更易使其阳刚之美流于柔弱之病.总而言之,既是方器便要求气势挺拔,力度透彻,英姿飒爽,刚正不阿,而紫砂方器之美,亦存乎此耳!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