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是有部分青灰泥壶是用段泥添加其他原料调配而成,出窑后的壶色呈灰色,而也称其为青灰泥。
众所周知,紫砂分三大类,即紫泥、段泥,红泥。那市场上怎么还有那么多原矿有其它名称呢?如降坡泥、红皮龙、天青泥等等。
其实紫砂矿脉的形成是自然地壳的运动成形,在同一山脉按不同的层面共存,这样就会形成交叉面,即共存矿,也叫共生矿。也就是说纯原矿中,含段泥、红泥或紫泥。在烧结后,呈现的颜色有所不同。
(图一)该壶烧制窑温约为1220摄氏度,用取自宜兴丁山黄龙山四号井的青灰泥原矿(图二)练泥制成。该矿所处深度为600米,矿层分布如下,在段泥以下,紫泥之上。(图三)
其实青灰泥是清朝制壶常用之泥,現在因为矿源少而不易采得,青灰泥色泽呈青灰色,含有多种矿石顆粒,包浆溫润、质感特殊,坊间也有称其为“鲨鱼皮”。
青灰泥泥性浆嫩矿物多,含铁、铝量高,黏性较低,比较难成型。还有窑温也特别高,约在1200-1250摄氏度,成壶后其双气孔结构明显,泡养后古朴稳重,古意盎然。
以上个人学习来的总结,与众位同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