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7-07 来源:紫砂之家
毛国强大师认为紫砂陶瓷器从诞生之日起,就集造型、文学、书画、金石、篆刻于一体,它古色古香的泥质与传统文化又是天然的默契。在宜兴紫砂史上,有过“壶随字贵,字随壶传”的记载,恰当地表现了明清以来,紫砂壶与书法艺术的巧妙结合,达到了珠联璧合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说,宜兴紫砂如果没有文人墨客的参与,也就没有今天的辉煌。毛国强大师特别指出的是紫砂壶的作者在署款、印章和雅士铭文以后,使之不同于凡俗。清代西泠八大家之一的陈曼生所刻铭壶,刀法遒劲,字形风流,铭文也颇有情趣,他在壶身表面铭刻:“拙壶相呼,松风竹炉”,“翡翠婵娟,春风荡漾,置壶竹中,影落壶上”,或是感时,或是寄情,或是警世,无不雅兴若斯,令人神驰。
图:毛国强大师作品
紫砂艺术注重壶体造型和书画艺术的有机结合,在形与神、情与境的交融汇合中展示生动鲜明的时代感,毛国强大师创作出新品佳作。如曾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奖的“竹筒茶具”,是以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筒为壶体造型,其装饰采用汉隶书法,铭刻《孙子兵法》中《擒庞涓》片段,浑圆的笔势,顿挫波挑硬朗豪拓,横画平直舒展,撇捺飘逸灵秀,充溢着书卷气息和流畅感,在紫砂壶艺术与书法的交织中,折射出浓郁民风情调,难怪在异国他乡一鸣惊人。
毛国强大师认为紫砂茗壶大多是方寸田地,而且形态不一,有圆形、方形、棱形、扁形等,在壶上施画既要注重壶画合一的整体性,又要讲究壶画映衬的情趣性,使壶画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意性和表现美,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的“大石瓢壶”创作的“八仙图”,可谓是精心之作。根据石瓢壶造型本身的古朴凝重之气,施环形画时八个仙翁有聚有散,有静有动,形神不一,个性鲜明而气息相通。令人味之无报,使壶画更具书卷诗文之气。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