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12-03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陶又称紫砂器或紫砂陶器,是我国独特的陶器工艺品,向以造型多样,色泽古雅,质坚耐用,技 术精湛而著称于世。最明显的特征,是用较粗的紫砂泥烧制,多呈紫红色,一般不施釉故黍紫砂陶器。在 紫砂制品中,最为突出的是紫砂茶壶,无论地下出土、世间流传,大部分是茶具。因为紫砂茶壶式样多种, 各有特色,不仅富于民族风格,而且具有:用开水沏茶,冬不易冷,夏不灸手和泡不走味,贮不变色,盛夏 不易发馊等特殊功能。所以博得人们“一壶在手,爱不忍释”,高士名儒更视为“拱璧”。特别推崇,极 力提倡,因面茶壶成了盛行的上品,数量多,流传广。自明代嘉靖年间以后,紫砂制品走向繁荣时期,紫砂 茶壶居于首位。
紫砂壶的早期制品,从宋代延续至明正德、嘉靖、万历年,随着饮茶、品茶、论茶风气之盛行,制壶技 艺变化很大,从煮茶的大壶转变为文玩小壶,以及其它的美术作品相应得到发展。然而,明代以前紫砂的名 手,不见于籍典,器上亦不留名。自明正德以后,大师名手见于籍典或留名于壶的就大有人在了。
从历史上来看,金沙寺僧和供春两人是将紫砂器专业化和艺术化的开创者。而金沙寺和供春所生活的明代弘 治、正德年间(公元十五世纪未至十六世纪初),可以看作为宜兴紫砂产品真正形成工艺体系的时间。
在嘉靖到隆庆年间(公元1522__1572年),继供春而起的紫砂名艺人有董翰、赵梁、时朋、和元畅四 人,并称为“名壶四大家”。其中董翰以制作菱花式壶最著称,赵梁所制壶多为提梁壶。看来,这些名家均 以造型的艺术化取胜。同期的壶艺名家还有李茂林,他善制小圆壶,精美朴雅,不加款式,仅以朱书为号, 人们认为可与供春壶媲美。 在万历年间(公元1573__1620年)继起的名家有时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师徒三人,他们的壶艺都很 高超,在当时就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誉。
明代万历年间的紫砂名工巧匠除时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三大妙手外,还有陈仲美、沉君用、欧正春、 邵文金、邵文银、蒋时英、陈用卿、陈文卿、闵鲁生、陈光甫、邵盖、周俊溪和邵二荪等,可以说是名工辈 出,名有绝技。江南地区的一些官僚士大夫,也“争向宜兴定制文玩茶具”,如太仓赵凡夫、华亭董其昌、 上海潘元瑞、长洲顾元庆、常熟陈煌图和江西新城的邓汉等。此期最著名的紫砂艺人是陈仲美、沉君用、陈 用卿和陈文卿四人。
万历以后的天启、崇祯年间(公元1621--1644年)著名的紫砂艺人有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 生、惠孟臣和沉子澈等。其中以惠孟臣的壶艺最精,为时大彬以后的一大高手,他所制作的茗壶,形体浑朴 精妙,铭刻和笔法极似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在我国南方声誉很大。在清初雍正元年(公元1733年)即有人 仿制“孟臣壶”,其后仿者更多。
明代后期宜兴陶业的大发展和紫砂器的独树一帜,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背景分不开的。明代前期的“匠户制”,已较元代松驰,并自洪武十六年(公元1393年)起,实行了“轮班制”。到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 年),终于废除了轮班制,改为征银制度,使相沿达两百年的工奴制宣告结束。这些改革使手工业者得到一 定程度的解放,从而推进了包括陶瓷业在内的各种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明代后期紫砂器的快速发展,更与当时宜兴整个陶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当时陶类中的商品经济颇为发展, 丁蜀镇一带逐渐形成为集中的产区,据《重刊荆溪县志》记载:在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522--1622 年),宜兴窑场的产品已是“于四方利最薄,不胫而走天下半”,各地商贩云集,“千里之外,趋之若鸿”, “沿贾扬帆而晓夜行”,“商贾贸易缠市,山村宛然都会”。由于有了集中的产区,就使紫砂业具备了独立 发展的条件。紫砂器既可单独烧造,也可与其它日用陶器混合间烧,而紫砂艺人的就业条件也因之改善,可 以失此就彼,不致完全抛弃技艺。同是紫砂陶的泥料,也只有在大量生产日用陶的条件下才能取得。因为这 种深藏于岩层下数百公尺深处的“甲泥”之中的紫砂泥料,必须从甲泥中分选出来,没有日用陶的大量使用 甲泥,紫砂泥也就无从取得。
明代起社会上饮茶风尚的变化,也是紫砂器快速发展的重要背景之一,由于当时开始改用芽茶,冲出后 茶色发绿,故以白釉小盏最为适宜。但盏茶易冷,且有落尘的缺点,,所以明代中期以后改用壶来饮茶,并逐 渐成为社会风尚。这也促使紫砂壶的徒造型趋向小型化,如南京嘉靖十二年墓中所出紫砂提梁壶的容量就只有 450毫升,较之宋代窑址所出的容量达2000毫升的大壶,只及四分之一。所以,紫砂壶体的小型精巧化是当时 总的趋势。 关于明代后期紫砂壶型变小的趋势,在有关文献记载中均有说明。如冯可宾所着《 茶笺》中说:“茶壶 以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阳 羡茗壶系》也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 ,旋翕啜,以尽色香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 这种饮茶方式 ,具有色、香、味三者兼顾的要求,就为紫砂壶的小型精巧化定下了基调。 同是紫砂壶也开始 胜过了银、锡或铜制的茶壶 ,成为文人士大夫品茶时必备之物。所以,《阳羡名壶系》中又说:“近百年中, 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明代文人李渔也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