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2-28 来源:紫砂之家
在江苏宜兴丁蜀镇赵庄,有一种在烧制后酷似福建武夷山大红袍岩茶色泽的紫砂矿源,这种矿源就是人们常说的紫砂朱泥,属紫砂泥之上品。紫砂朱泥胎骨坚硬沉实,色泽朱红,略泛桔光,质感温润柔和。所制出来的朱泥壶烧成后皱纹隐现,声音铿锵,颇具古韵风华。据朱泥研制专家马国芳女士介绍:朱泥矿源唯宜兴赵庄山最佳,开采出来的泥料经过3年以上的自然风化后,用石磨将其磨成粉状颗粒,进行筛漏挑选,然后将筛选出来的细粉末放入盛水的大缸里进行陈腐。陈腐几个月后,将缸里的水抽掉,将沉在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泥浆分别分开,然后进行拍打,将里面的空气拍打出来,然后包扎存放在通风室温环境下二至三个月后,才用来制壶制茶具。
马国芳还介绍说:从大缸里分出来的三层泥,上层因为过于细腻,不宜塑形,所以大部分紫砂人都会在里面加上朱泥的砂粒,做成调砂朱泥,中层和下层就用来做不同质感的朱泥壶。马国芳说,如果说以上炼泥的过程是一种长期修炼的过程,那制作与烧成的过程就是一个考验技艺与祈愿天成的过程。
所谓考验技艺,就是要掌握朱泥的泥性,马国芳认为:朱泥壶较易跳砂、变形、窑裂;泥胚疏松故成型时易开裂,泥片结合较难掌握,制壶时开口易掉砂,细部处理须高技巧与耐心。收缩比率大、成品率低、大器极难烧成。不过,也因为它的“难”,使得壶周身密布粗犷颗粒,并形成十分特殊的风格,在壶表形成如人皮肤的收缩纹;壶身不但红润而具砂感,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别于一般陶器。而它质朴拙雅,美冠群伦,红润华滋的美感,历数百年而不衰。
所谓祈愿天成,朱泥在制作时,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空间环境的,一般情况下,夏天和冬天不宜做朱泥壶,酷热的中午,干燥的季节,风大或开空调的空间都不宜做朱泥壶,因为朱泥壶烧成时超过25%%以上的收缩率,要求壶坯面上必须保持适宜而均衡的温度和湿度。然而,即便紫砂人掌握了朱泥的这些自然特性,也不敢保证泥坯烧成的成功率在80%%以上,而大部分都只在50-70%%之间,所以不一定设计制作得较为满意的壶坯都能最终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所以紫砂朱泥壶难得,得者更是缘分。
著名陶艺家顾建余认为,他这几年一直在关注茶叶和紫砂茶具产业的文化市场动向,尤其是产茶大省福建各种茶叶的销售情况,以及附属的各种茶具销售情况,他都一一关注,并做过比较,他觉得今年的武夷大红袍茶和紫砂朱泥壶将最受关注。他说:红色始终是中国人的吉祥色,也许是人们对前几年的那些花花绿绿的茶文化广告过敏了,所以在今年都出奇地将自己的消费选择和品鉴意识回归到自己民族的本色上来。而在中国,茶中最具红色代表的大红袍红茶和茶具中最具红色代表的紫砂朱泥壶,在今年自然就成了热销的文化创意产品。幸运的是,《闽北日报》与宜兴八面来风堂也是紧跟今年流行的红色主调,以大武夷文化壶之朱泥壶为主题,向全国各地传播这种红色的民族文化情结,这也极大地促成了紫砂朱泥壶与武夷大红袍在今年普遍受宠。
对于朱泥壶泡红茶,顾建余总结了如下特性:其一,朱泥壶热淋变色率高,养后愈显红润,易现包浆之美,而且亲茶性高,冲茗醇厚甘甜,易掌时间,无熟汤气,隔夜不起馊,除兼具其他紫砂泥之优点外,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其二,顾建余试品过朱泥壶泡武夷山大红袍泡出的美妙茶汤,充满和悦青春的气息,茶汤的透明透亮有如倾国倾城的气质。他说:茶汤之缤纷烂漫特色,绝对让您不自觉地赞颂大自然的恩赐。其三,顾建余还亲自试泡过多种火候与发酵度皆不相同之茶,发现朱泥壶在自然冲泡的情况下,竟能让他惊讶地品茗出茶叶中各式滋味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他说:飘香然!茶汤然!滋味然!韵味亦然!其四,顾建余认为朱泥壶亦使许多年代久远、缺乏生命感的老茶如枯木逢春般地活了起来,尽显老茶的曼妙身姿和风情,使茶汤更具诱惑,从浓到淡,其味始真。
最后顾建余总结说,朱泥壶热淋变色率高,一经泡养极易包浆,日久愈显沉韵光华,美不胜收;所泡茶汤厚实醇和,香飘气扬,甘韵悠长。他认为朱泥壶与大红袍岩茶更是天仙绝配!君品武夷大红袍茶,最好选用紫砂朱泥壶!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