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2-16 来源:紫砂之家
大彬壶传世真品目前尚多,扁壶、线豆壶、提梁壶、瓜棱壶、僧帽壶、汉方壶、六方壶等,品种不少。江苏扬州、无锡及福建、四川的一些明墓中也有其六方壶、钉足圆壶、鼎足盖圆壶等作品发现,可见在万历年间影响之大。
时大彬乌钢砂壶宽14cm、高5cm, 刻意压扁盘状壶身,带圈耳把,管状短流,符合制壶圈内流行的“砂壶宜矮不宜高,宜圆不宜方”的“道器并用”原则。紫砂茶具自明代起走向成熟,并成为陶瓷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名家芳名开始载入史册。最早获记载的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宜兴东南四十里处金山寺中的一位僧人,但无作品传世。有作品存世的是同时代的学者吴颐山家僮供春(或曰龚春)。而时大彬应该说是独步一时的一代名匠。
该壶底款“时大彬制”四字笔笔坚实,刀刀挺健,颇似初唐大家褚遂良《孟法师碑》结体,不愧为名家刀笔。
时大彬,号少山,与李仲芳、徐友泉并称明代制壶三大妙手,其父时鹏(或作“时朋”),与董翰、赵良、元畅并称为万历间三大高手。大彬起初喜欢做大壶,后以文人雅士们的饮茶习俗,开始制小壶。他的特色在于开拓创新,或陶土,或杂以砂钢土,精心调砂,结果使作品“毂绉周身,珠粒隐隐,更自夺目”。造型上不务妍媚而以朴雅取胜;技术上他改进的泥片拍打、镶接之法至今仍在使用;其壶底刻款起初请能书者落墨,用竹刀刻划,或以印记,后来自己径直运刀成字,书法闲雅,有人评论其风格“在《黄庭》、《乐毅》帖间,人不能仿,赏鉴家用以为别”。大彬壶多伪作,如刻款有明显印压痕迹的多为仿制品。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