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11-30 来源:紫砂之家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器的起源是多元的,是农耕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陶器的产生和繁荣也在这里。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也是相当发达的,先民们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渔猎,并从事制陶等原始手工业。1973年首次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种原始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年代不差上下,它出土的陶器多是夹炭黑陶;继承河姆渡文化的因素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是1959年首次在浙江嘉兴马家浜发现而得名。马家浜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并有部分泥制红陶、灰陶以及少量的黑陶和黑衣陶。陶器的成型基本上采用手制,部分器物经慢轮整修,晚期灰陶增多并出现轮制,器表多素面或磨光,纹饰有弦纹、绳纹、划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
陶都宜兴,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太湖之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人杰地灵,境内山峦起伏,溶洞密布,溪河纵横,林木茂盛,景色迷人。由于上古时期地质的自然变迁,形成了宜兴境内复杂的地质地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陶土,极适合陶瓷烧制。长久以来宜兴一直是长江三角洲陶瓷行业中的一颗明珠,特有的天然矿土----紫砂蜚声中外,这里也是世界紫砂文化源远流长的发祥地。它的文化类型与马家浜文化一脉相传。那灿若锦霞的五色土不仅塑造了千姿百态的紫砂工艺品,同时也造就了一个名家辈出的紫砂工艺中心。
宜兴的陶土品种繁多,广布于宜兴南部丘陵山区。丁山、张渚、渚东为主要产地。紫砂陶的原料-神奇的五色土,得山川之灵气,为中国罕见的天然矿产资源,其花色繁多,蕴藏位置奇妙,成分独特,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良好,是品质极优的陶土。由紫砂泥制成的陶壶,造型变幻,色彩淳朴古雅,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使用愈久则越发光润而令人难以释怀,泡出之茶汤也越醇香芳馨,甚至空壶里注入沸水也会生出清幽之香。紫砂茶壶的特性使茶的色香味得到最佳的发挥。
在宜兴1975年古窑址普查中,从归径乡的骆驼墩和唐南村,以及周墅的元帆村等处,挖掘出了各种新石器时代磨光的石斧、石锛,同时发现了许多以细泥制的红衣陶钵、夹砂组红陶助、釜及牛鼻式耳罐为特征的陶器残片。陶器的主要特点都与太湖流域及钱塘江流域的“马家浜文化类型”特点相一致。从而证明远在五千多年前,生活在宜兴的先民就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烧制原始的陶器。随着生产斗争经验的不断丰富,从事宜兴陶业生产的原始居民的制陶技术也在不断演进,运用手制、轮制、渗炭等手法所制的陶器与石器共存着。宜兴的陶瓷业至商周时期,已有精美的印纹硬陶,陶器不但器型增多,而且更注重装饰美观。除了灰陶、泥质红陶,还出现了几何纹饰的陶器和原始青瓷。在丁蜀周围地区发现了多处几何印纹软陶和磨制石器、小件青铜器共存的文化遗址,,如张泽寿山村东氿边和大树村山坡等地。川埠和西山前“汉代窑址”、南山北麓“六朝青窑址”、汤渡村“古青瓷窑址”、均山“青瓷古窑址”、涧众“唐代古龙窑遗址”的墓葬出土,也有几何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以及陶罐、陶鬲、陶瓶、陶注,证明宜兴不但是“印纹硬陶”的基地,也是原始青瓷的另一故。到了秦朝,陶窑密布,出现了釉陶的烧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丁蜀附近的均山已成为中国南方早期青瓷的重要产区。春秋战国时期的宜兴发展成为南方原始青瓷和几何印纹硬陶的主要产地。两汉时,宜兴鼎蜀地区形成一个制陶中心,以灰陶为主,兼而发展红陶和原始青陶。在三国、南北朝时迅速发展壮大。公元220年到589年的360余年中,南北方长期陷于分裂和对峙的局面。相对而言,江南广大地区战乱较少,中原广大人民和士族地主大批渡江南下,江南经济获得迅速的发展,也促进了陶瓷业的发展。考古发现,宜兴境内汉窑遗址达16处,晋窑六处,隋唐五代窑二十余处。唐以后直至南宋的古窑址,几乎遍布县西南部靠山地及的许多乡村,这也都说明宜兴作为中国陶瓷之都是名副其实地有着历史渊源的。
宋代,是我国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五大名窑的产品,创造了新的美学境界,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的质地之美,形成凝重深沉的质感,使人感觉有观赏不尽的蕴蓄。宜兴均山窑的产品在这时已负盛誉。宋代开始宜兴日用陶生产日趋兴旺,宜兴的一个重要的陶器门类--紫砂陶的制作也开始登上了陶瓷业的舞台,历经千年,延续至今。
紫砂陶艺术的创始,根据对一些文献的研究的古窑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北宋中叶。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昀和杜相公谢蔡居让寄茶诗》有句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坭新品泛春华”;第三十五卷《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昀》有句云:“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又如元代蔡司沾《霁园丛话》里也记载说:“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 (俗称壶为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注:孙高士名孙道明,号清隐,元末人,曾名其居处为“且吃茶处”) 欧阳修的《和梅公仪尝茶诗》“喜共紫瓯饮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米芾的《满庭芳·绍圣甲戍暮春与周熟仁试赐茶》“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这些吟咏和记述,多直接谈到了紫砂茶具,说明在宋、元间宜兴已有了紫砂器。
陶器是泥土和火结合的艺术,人类借助于火的威力使泥土得以升华。当时烧造陶器的窑洞因依山势而筑状似青龙,被称之为----龙窑。1976年,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发现北宋紫砂古窑址,就是一条小龙窑,长十余米,宽一米多。其间出土了早期的紫砂茶具残片。经考证,其年代上限为北宋中期。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宜兴紫砂器的生产历史已有将近一千年了。
紫砂陶瓷艺术的创始,根据对一些文献的研究的古窑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北宋中叶。先说文献记载。如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昀和杜相公谢蔡居让寄茶诗》有句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坭新品泛春华”;第三十五卷《宣城张主簿遗雅山茶次其昀》有句云:“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又如元代蔡司沾《霁园丛话》里也记载说:“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 (俗称壶为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注:孙高士名孙道明,号清隐,元末人,曾名其居处为“且吃茶处”)这些吟咏和记述,多直接谈到了紫砂茶具,说明在宋元问宜兴已有了紫砂器。
古窑址的发掘,在鼎蜀地区,由于古今窑址的重叠,加之解放后废弃旧式龙窑,宋代窑址已较难寻觅,再者,古代窑址分散,故发现的数量也较少。这些窑址发现的产品以缸类为主,与张渚地区发现的有所不同。比较重要的宋代窑址,是一九七六年红旗陶瓷厂兴建隧道窑移山整基时发现的蠡墅村羊角山的早期紫砂窑址。就笔者实地考察所见,羊角山窑址为一小型龙窑,长十余米,宽一米多。当人们发现它据有考古价值而加以重视,其窑址已被掘去大半,尚有上层为近代的缸瓮残器;中层为元至清初的废品,其中有细颈大腹的釉陶注壶及器肩堆贴菱花状边饰的陶瓮等;下层则是早期紫砂器的废品。羊角山早期紫砂器的废品堆,以各式壶类为主,有大量的壶身、壶嘴、提梁、把手和器盖发现,特别要指出的是,部分壶嘴上的捏塑龙头装饰,与宋传流行于南方的龙虎瓶上的捏塑手法相一系;再结合此层所掘出的宋代小砖,以及中层出土具有元明风格的器物来看,大致可以推定下层堆积为宋代产品,而主要的烧造年代大抵在南宋,其下限可能延续至元代。
观察羊角山出土的早期紫砂残器可知,其器物的用途与明清乃至现代的紫砂器有较大区别。当时的紫砂器,如钵、罐、壶等,胎质均较粗,制作也不够精细,可能作煮茶或煮水之用;但考查中华茶道文,在宋代还未发展到手撮茶叶、用壶冲饮,替代烹煎方式的阶段,一九六六年,在南京市郊江宁县马家山油坊桥挖掘的明嘉靖十二年 (一五三三年) 司礼太监吴经墓曾土一件紫砂提梁壶,从它的形制与装饰纹样推测,它被用作案几陈设品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