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28 来源:紫砂之家
仿鼓壶是宜兴紫砂史上的经典作品,以造型简朴、实用而受人喜爱,古往今来,不少壶艺家以自己的感悟,临仿这件不知是谁首创的茶壶典范,又不知谁将“仿鼓壶”改成了一直沿用至今“仿古壶”。同一个造型,同一个尺寸,每一个临仿者作出的壶韵、壶味绝不相同。
仿鼓紫砂壶初看造型简单,细细品察,无论是比例、线条都恰到好处,犹如中国之明式家具,集简练、优美、实用于一体,最能体现作者的制壶功力和艺术表达力。
仿鼓壶是以江南的腰鼓为原型设计的紫砂茶具。江南的腰鼓,是江南的年轻女子盘在腰间敲打,激发情感愉悦的一种乐器。每年正月十五,江南水乡是要闹元宵的,火树银花、鞭炮震天,妙龄女子的腰鼓咚咚地敲着,随着少女们欢快步伐的跳跃,喜庆祥和的气氛让观赏者的心都醉了,是看少女?还是看腰鼓?相传,清代制壶高手邵大亨就是在其乡间的村场上看到这种喜庆场景,制作了代表着那个时代最高水平的经典名作“大亨仿鼓紫砂壶”,苏州大文人吴大澂看到此壶,痴痴的说了四个字:骨肉挺匀!是说江南女子?还是说紫砂壶?原来吴大澂、邵大亨都是喜欢女人的。邵大亨喜欢的是那种匀称而不失丰腴,饱满而决不臃肿,亭亭玉立而决不妖艳招摇的女人。她是素静安谧的,不是那种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女子。当然,仿鼓紫砂壶不是女人,但是,它记录了一个刚性男人的女人观,那份舒展与窈窕,风韵与神采,全被邵大亨融入了壶里,这是邵大亨从骨子里流露出的对这世上好看女人的真诚倾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当代制壶泰斗顾景舟也制作了一把仿鼓紫砂壶,他制作的仿鼓紫砂壶,线条不肥不瘦,气度不卑不亢,气韵整体贯通。顾景舟融古通今,使仿鼓紫砂壶造型更加完美,更具神韵,达到了后人无法超越的壶艺境界和艺术水准。顾景舟之大徒弟徐汉堂如是说:一把“经典”的茶壶对于从事紫砂陶艺的艺人而言,从泥料挑选上手以后,就完全靠自己的手艺,借助各式各样的制壶工具来表达其对技艺的修为,来发挥其对紫砂陶艺的理念,一把作品所传达的讯息有可能是其数十年或终生刻骨铭心的意识精神与生活体验,邵大亨和顾景舟的壶艺表现,至今仍然是艺人们的经典模范,同时也是现在的壶艺工作者都毕生孜孜于斯道的技艺上的楷模。
二十一世纪,紫砂陶艺一片繁荣,他们在创新的同时,许多的思维观念,创作艺术表现形式,融合了古人紫砂陶艺的文人精神与工艺理念,丁维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朱泥壶的创作、设计领域为宜兴紫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丁维其为了创作仿鼓朱泥壶,多次到宜兴博物馆去看邵大亨的仿鼓壶,去看顾景舟的仿鼓壶,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看得出他是在和先贤对话,是和大师交流,他也去乡间村场看江南红红的腰鼓,去看江南女子敲鼓的姿势和敲鼓的动感,红红的腰鼓,少女穿着红红的节日盛装,敲打着红鼓,唱着喜庆的歌,优美的旋律,韵味十足啊!红红的脸庞,甜蜜的微笑。丁维其是在赏壶?还是在赏腰鼓?是在欣赏少女的美?还是在赏少女舞动的旋律?这些他都在欣赏。红鼓、美女、舞动、韵律、喜庆、朱泥,好像邵大亨和顾景舟他们三个在一起,称赞丁维其的创意,也很为丁维其担心,他们知道朱泥的泥质很软嫩,从制作成型到烧成,收缩率高达18%—30%,成功率很低。然而丁维其凭借近30年制壶创作阅历和对朱泥原料的研究,他终于成功了。其作品的工艺水平和技巧皆相当高超,以极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浑厚、圆润、敦实、隽永耐看的完美形体和动感的旋律。壶体色泽橘红,富贵而不流于媚俗,口盖结合严丝合缝,壶钮秀丽。壶嘴、壶把、壶钮线条浑圆相呼,似有弹性,壶钮吸气孔与出水口的流畅韵律,宛如江南女子的双手敲打红红的腰鼓,透露出了青春少女的活力与灵秀,一派喜气洋洋。丁维其对于仿鼓壶冲泡香茗的实用功能的把握,都十分得体,令人爱不释手,作品甚至延伸到藏家、玩家们手抚沏茶的感受,非玉似玉,养手、养眼、养心、这般充满韵律结构的一个整体,没有任何的瑕疵,让我们领略了丁维其原矿朱泥仿鼓壶所表现出的精、气、神。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