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23 来源:紫砂之家
烧成出窑后的掇罐要重新拼合,叫“削掇罐”,开裂的掇罐先用竹篾箍好、扎好,再用紫砂泥补缝,用收缩很小的“白土”糊好,不能存有一点点透漏,否则窑烧时明火透进去,里面装的茶壶就会惹火变色成次品(亦称窑变)。往掇罐里装坯件,要尽量装满,以节省“窑清费”。所以壶坯里往往会套进玩偶小雕塑,边上旷地空闲处装上砚台、小盘子,等等。
以上工序是在厂房里完成的,然后挑到窑里装窑。
装窑师傅是最高技术师傅,在窑底斜面把一个个并不太规整的掇罐叠起来要有很高的水平,2.6米的高度,要站在高低脚专用凳上才能举上去,还不能有一丁点倾斜。窑内高温烧到1 180度时,如稍有倾斜整个“臼”就会倒掉损1坏,还会伤及两旁及前后。掇罐装好后,要涂沙,即上下两只匣钵间都要用黄沙封锁。烧成后开窑,先用竹篾把开裂的掇罐箍好,搬下,挑进厂房,把里面的成品拿出来,理划等级后拿到店里出售;掇罐等待削理。
窑座是私家所有。紫砂窑很少由一个窑户包烧一窑,多为大小窑户拼起来混烧,实力大的多装几甲,小窑户也有二人拼装一“甲”的,用度统交窑主,由其采办柴草及所有用工。
窑座的上下排,以抽签方法排定顺序,以后由下向上轮转烧值。
整条窑有部位孬好之分。其最佳的部位在“第四户口”向上的十八甲窑(即最上面高处的一段,烧窑时直接烧的时间很短,它的温度是靠下面烧成时供应的,是间接的温度),正品率特高;一般是由最有实力的窑户包下来烧的。龙窑中段部位仍是较好的,下段相对则差了很多,而下面“炉头”向上的八甲最轻易出次品,但“窑清”(烧窑费)也要便宜得多。
再说说中段窑每一甲里烧成优劣的情况:
两个鳞眼中间为一甲,一甲分上下二皮,平排三“臼”,计六臼,因一对鳞眼烧二皮,故六“臼”掇罐多有名称:上一皮中间称“明堵”,这“臼”最好,在这最好的一臼里12只掇罐,最上几只温度较低,宜烧红泥产品,底下几只温度又较中间高,故真正好的部位只有七八只掇罐;两旁叫“起皮”,第二好;下面一皮中间叫“暗堵”,第三好;两旁“满火”是直接接受柴烧的主要部位,轻易出次品。
因此,只有大窑户据有有利窑段,才会有前提烧成高档紫砂壶,烧时还要特别小象中那样,凡经龙窑里烧制就能烧出高档紫砂壶.
1955年景立紫砂合作社时,仍是沿用品胜窑烧成,1957年紫砂工艺厂由此窑四周的蜀山南街搬到河西现在紫砂工艺厂位置,但当时龙窑没有停烧。1959年上半年“大跃进”后,劳动力紧张,山区茅柴没有供给,于是不得已“产业抗旱”,让工人上山去砍茅柴,也朝不保夕;另外,原合新厂(出产釉陶罐的厂)合并到紫砂厂,也转做紫砂陶成型坯件,并集中在罐头窑外西窑的四周,因此紫砂工艺厂决定停烧品胜窑,而用经改造后的外西窑来烧紫砂。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