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21 来源:紫砂之家
许跃萍,工艺美术师。1972年生,1988年进入宜兴紫砂工艺一厂艺徒培训中心,学习制壶技术,成绩名列前茅,还得到多位名师精心指点。1992年被选送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造型设计”专业,得到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碧芳的悉心指导并以优异成绩结业,结业作品被该院永久收藏。
其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线条流畅,古朴典雅,将华夏文化融于壶艺之中,不乏自己鲜明个性,参加过各种大型展览,受到各界人士喜爱。2008年11月,被宜兴市陶都经济联合会、紫砂鉴赏专业委员会评为宜兴市陶都经济联合会·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理事。
宛若铜铃般的声语,宛若萍花般的笑容,含着略略的紫泥清香和浓浓的红茶馥郁……
这里是喧嚣间的一处宁静,繁华中的一场平淡。
许跃萍,人如其名的女陶艺家,温婉若水,清新若荷。对于一名女性来说,对美的追求是其终身要做的一件事情,这一天性在许跃萍身上愈加地释放出来,以至于在紫砂这块土壤里,她也是一直追寻着美丽的种子,辛勤播撒,再收获更多的美丽。
和陶都的很多紫砂人一样,许跃萍也是从小就生活在浓厚的紫砂文化中,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紫砂制成的陶陶罐罐和那些脍炙人口的紫砂故事,甚至鼻子嗅到的也都是紫砂泥的芬芳,更得天独厚的是她有一群钟爱紫砂并且技艺纯熟的亲人,如此种种都为她在结识紫砂、结缘紫砂、再以紫砂为终身之业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1988年许跃萍进入紫砂厂,接受专业的制壶培训学习,当时是由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碧芳带班,有了李老师的倾心相授,使她如虎添翼,更加畅快地在紫砂的海洋里徜徉。
她爱美,对紫砂壶器型的感觉也散发着她对美的那种爱——相比较光洁的素器,她更偏爱造型别致、构思独特的花器。紫砂对许跃萍来说,是从小就有的意识,渐渐长大,渐渐触摸到实实在在的紫砂,注定的天分便透过她的一举一措发挥开来。她的壶,型美,有神,造型已首先抓住观者的眼球,细细品味之下的神韵更是引人入胜。
《水利壶》是她的一件得意作品,也是2001年参加上海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获铜奖并被收录进《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集》的优秀作品。《水利壶》的壶体是一个大水库的造型,壶纽形为水泵,壶把和壶嘴做成管道,壶颈处设计出一排水闸造型,水库中的水湍流而下,冲刷向壶底,激起一圈水纹。紫泥塑造,古朴稳重。
《水利壶》的型也算是老型了,早些做这个型的可以推至蒋蓉,后来又经过了许多紫砂人之手,许跃萍说:“每一位做这把壶的人肯定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做些改动,而我做的时候又在他们总结的经验之上,根据我的想法,添加了些新元素。”回来搜索许跃萍《水利壶》的相关资料,果然诸多好评,似乎如今说起《水利壶》就都会说到许跃萍。
翻看她的作品集,《冰片石瓢壶》、《玉竹》、《两小无猜》……她的壶虽也是传统的题材和传统的主体构造,但却都起着一个特别而优雅的名字,让人在千篇一律中,耳目一新。
问及她创作的各式各样壶作都是从哪儿得来的灵感,她只是很简略地告诉我两个字:概念。她对器型的敏感正是她天分之所在,先天对器型的敏感、对造型与生俱来的概念、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造型的偏爱都对她的构思、设计和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问及作为一名女性,也是一位母亲,如此的痴爱紫砂,那该会怎样安排在紫砂与家庭两者上投放的感情和时间呢?
这回又是简略的两个字:习惯。似乎什么都不消多言,一切都已成为一个再正常而寻常不过的定式:对紫砂的痴迷如此,对家庭的重视如此,对一直以来钟爱的创作亦是如此。这样一个定式在她心里都成为一种自然规律了,当然,也是一种自我约束吧。
想欣赏她的作品,只是爱好收藏她壶的人比她自己更加痴迷,每每有作品出炉,总被壶友争相收藏,只能看窗台上还未进窑烧制的泥坯过过瘾了。那一把《玉竹》乍看之下是传统大竹段的型,稍加推敲,便发现其耐人寻味之处了。整把壶的做工了得,大竹段的身体用一排竹子构成,每一条筋囊都做得刚劲有力,竹节上下还按照自然生长的竹子仔细地做出凹凸起伏,做出过渡,做出细节,阴影部分的处理尤显得形象生动,让看壶的人隐约间似乎能感受到竹影的婆娑和风吹竹动的悦耳之音。
许跃萍是爱静之人,如果说女人都是水做的,那么她便是一捧溪水,灵秀之极,清凌之极。做壶是她每日必做之事,闲暇时候,会与朋友吃吃茶,探讨些壶艺心得,想来她自会在有她便有的清幽之地继续创作着收藏家眼中“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紫砂壶来。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