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20 来源:紫砂之家
汤建林 1965年10月出生于陶都宜兴,是当地陶艺世家——徐门的第五代传人。作品注重内涵,气韵流畅,特别对传统即有很好的继承,又有自己颇深的独到造诣。
陶都人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经过历代紫砂从业人员的辛勤劳动,代代相传,不断发展,制作的工艺水平在传统制作技艺上不断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产量的增加、茶道的兴起,紫砂行业开始盛行,紫砂陶器不仅在国内畅销,更是远销日本、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英、法等国际市场,紫砂陶已在国内外拥有“固甲天下”的美誉。随着商业的运作,人们对紫砂陶的审美观逐步有了提高,这无疑对陶艺的造型及装饰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陶刻艺术以丰富的艺术内涵,很高的艺术水平,独特的艺术形式,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世界陶瓷艺中独树一帜,对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陶瓷艺术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集诗、书、画 、篆刻为一体,以刀代笔,通过刻陶人的手把一幅幅理想的画面反映在器皿上,达到“字依壶传,壶以字贵”的特殊意义。
在此大环境下,为了更上一层楼的自我追求,汤建林又拜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为师。在
陶刻起源于制陶者用制陶工具在作品上刻名,后发展为专用刻刀,陶刻的兴起给陶器更增加了美感和文化底蕴。特别是道光年间的“曼生壶”,由于一批社会文化名人的介入,把诗书画融入壶艺之中,更是锦上添花,曼生壶陶刻达到了历史辉煌时期。陶刻的前题是要有扎实的文学、书画功底,陈鸿寿本身即是杭州西冷八大家之一,是集诗、书、画篆刻为一身的社会名流,故呈现 “字依壶传,壶以字贵”的互为关系。文人倾注于紫砂艺术,除本身喜好外,对砂器的造型亦颇有研究,否则何来“曼生十八式”,在自己设计的壶型上镌刻自己的书画作品,相比在宣纸上留作别有一番感觉。
汤建林常常观赏前人的名家陶刻作品,他从心底里无限钦佩他们深厚的文学修养、书画功底。自1981年从事陶艺创作以来,汤建林常常暗自体悟老师吴汝琏、鲍志强的谆谆教导,钻研各种入刀手法,整体画面与器皿的贴切感,花鸟、人物、山水、字、竹、石等各物景的远近对比,疏密布局。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汤建林在陶刻艺术上的进步有了长足的发展,也有了一番成就。总体设计的讲究能审视出陶刻者的自身素养和技艺,汤建林在镌刻画面时,他的双刀秀美、瓢逸,精到无败笔;单刀、冲刀法粗犷、放远、有金不味、拙中见巧、古朴大方。刀是立体快感的产物,汤建林以刀代笔,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当然这也跟他从小爱好文学和具有良好的书画功底分不开。汤建林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对于陶艺的追求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如何把一幅理想的画面反映在陶器上,变平面为立体,这是他究其毕生的追求。
为一把珠圆玉润、线条流畅的好壶设计与之贴切的画面、诗词,对于汤建林来说是一种享受,一壶在手,品茗之际又领略手中诗情画的壶外情趣,唤起对人生无边的遐想。难怪历代有“壶痴”、“壶疯”的美名留际于世,这是历代的制陶人、刻陶人所产生的无限魅力。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