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19 来源:紫砂之家
吴永兵,身材魁梧长相英俊,乍看起来和当地人有些不同,倒像个山东大汉。实际上,他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前墅村人。
吴姓在宜兴属于大姓,都是古代吴国的嫡系后代。吴永兵的祖上属于吴姓的哪一支已不可考,在他的记忆中,爷爷辈就在村里的窑上烧窑。前墅村属于传统的紫砂村,解放前,几百户人家的前墅村就有三座龙窑,窑场红红火火,码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抗战爆发后,丁山陶业一蹶不振,解放前夕,本来是双龙共舞的前墅龙窑,终于倒掉了一座,只有西边的阳窑还不时地吞云吐雾。
龙窑是前墅的象征,也是前墅的荣耀,由于技术含量高,经验非常重要,所以一般人没资格到窑上务工。1980年,刚满二十岁的吴永兵子承父业,到窑上做了一名烧窑工。那时,窑业还比较热络,除了缸罐花盆这些日用陶外,人们也用陶盆洗衣做饭,用量相当大,三五天就要烧一次窑。可惜好景不长,也正是从那时起,市场开始发生变化,用量最大的陶盆、陶罐逐渐被化工、冶金日用器具替代,到1985年,终于撑不下去了的前墅龙窑开始承包给私人,几个年轻力壮的中年人合伙盘下了龙窑。对于吴永兵来说,换了和尚没有换庙,他这个烧窑工还是窑上必须依靠的人,配窑、装窑、烧窑,出窑,整天和火打交道。
1992年,当初承包的几个合伙人也纷纷撤伙,历史第一次给了吴永兵大显身手的机会,他独自承包了龙窑的经营权,那一年,他整整三十岁,正是而立之年。
功夫不负有心人,龙窑在吴永兵的侍弄下服服帖帖,产品质量上乘,一时吸引许多外地客商前来订货,他更是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他也因为业绩突出,1996年被推选为村里的专职领导,龙窑交由别人料理打点。
烧窑是一个技术活,但经营龙窑就不是只有烧窑技术就成了,更何况技术和经营能力都缺乏。所以还不到两年,在吴永兵手里还风风火火的龙窑,刚一撒手就又呈疲态。只当了两年村干部的吴永兵,1998年又临危受命,重新执掌舞龙灯,站在了窑上。
算起来,吴永兵与龙共舞已经近三十年了。在他还是十多岁孩子的时候,丁山四五十座龙窑突然销声匿迹,随着老一代烧窑人的谢幕,他现在已经成为唯一的龙窑老大,他和他那七八个伙计,成了唯一一批舞龙人。由于前墅龙窑已经是国内唯一的一座还在烧制的古龙窑,关于烧窑的经验无从借鉴,只能自己摸索积累,这也就意味着他不得不把全部身心放在龙窑上,练泥、制坯、配窑、装窑、烧窑、出窑、作品设计、产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得他自己亲自操持。每到上窑背的时候,更是几乎寸步不离,亲自把控烧窑的火候,不得不两天两夜都吃喝在窑上。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