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15 来源:紫砂之家
子冶石瓢,瞿应绍的传世佳作,在历史上被定义为将【三角】概念融入紫砂壶最成功的范例。我并没有上手过子冶石瓢的真迹,仅仅是看过多幅图片,一把是红泥的,一把是紫泥的。今天周末,谈谈我对子冶石瓢的看法。
子冶石瓢器型:筒三角、把三角、纽三角,流与身筒夹角的型,还是三角,把的三角从身筒过渡到流,形成三个三角的相互穿插,在顶上加入一个三角纽,身筒又非常稳重的撑起了两边角度对等的小三角。确实如大亨掇球的概念,将多个圆融入了一个圆。
盖沿上部为既要与身筒形成线条结合,又要压住身筒,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盖沿上端做大倒角来缓和斜上被断的线。同时为了让盖子压住壶身,看似平的盖子还必须稍微拱起一点点,满足视觉效果上的饱满。
把话题转到与子冶同期的作品,理性的问诸位一句:阿曼陀的壶美吗?为什么美?我发自肺腑的说出一些对阿曼陀款作品的评价——陶刻装饰挥洒流畅、古意盎然、泥料朴实无华,壶形设计朴拙,给人以大巧若拙的概念和无尽遐想的空间。
但阿曼陀这么多件壶品,有多少符合黄金分割比例?能够谈得上视觉效果上的“呼应”、“对称”、“协调”………我非常认真的看过,似乎很少能达到。
这么多年以来,有人做大亨掇有人做子冶瓢,把原作仿的很像的都能让人感受到美感和线条。但仿阿曼陀那几把器型的却只让人感觉到老,所有仿者若不按当代审美重新调整部位比例的,几乎没人大声喊“美”。缘何?简单的回答:用新料做那种沉积下来几百年背负了足够沧桑岁月的老件,做出来,怎么看也是无古意啊,何况原老件的器型根本就不美,仅仅是老罢了。
瞿应绍的子冶石瓢在历史上留下深刻记忆,算是划时代的精作,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瞿应绍是这款壶作的开创者,同时期正好是在阿曼陀时代,开创了文人墨客装饰紫砂壶的时代。这个概念,在乔看来等同于新发明。一个成功的足以传世的经典壶形,一个成功的足以让后世效仿并发扬广大的新概念。
那既然前面都说了这么多了,不妨冒天下之大不讳,乔某片面的认为:顾老拿捏器型比例比瞿应绍拿捏的准确到位。又或者说,顾老能做更多工具也有足够的现代化工具帮忙,而瞿应绍那个时代是不可能有游标卡尺的。
顾老是怎么做子冶的?上手过赵江华老师和李明兄藏的那把顾老传器,身筒边转向底面的大倒角,既要折过去又要看到流畅的过渡弧线,而且底子要饱满,折角的两边都饱满有张力,而且把折角两边都折出了面。
瞿应绍红色的那把子冶流接近尖之前甚至有弯翘,这个相信是作者的即兴发挥,是一种【自信】的尝试,文人墨客经常会有一些不经意间设计出的【小玩味】或【灵感】。
而顾老的子冶石瓢,把的第一个起角是明显上翘的。就嘴、把两个斜角角度呼应而言会感觉更加呼应到位。对于整体比例要求极度严谨的子冶石瓢,瞿对角度换算的比例拿捏,却给自己随意和挥洒的想法让路了。这是一种成功,也可能只不过是一种文人的随意。
再看瞿应绍做的紫泥那把子冶(顾老配盖),壶把几乎是平出的,而且整个壶把是完全没有任何粗细变化的。顾老作品与这个相比,确实有了良足的改善,把一些细节都考虑进去了。
子冶石瓢之难做,在于多个三角体的连接气韵,其中包含了壶嘴的粗细变化,壶把挂底后的线条走向,甚至壶把也有粗细变化壶嘴、壶把与身筒接缝处的【融合】。当几个部件的过渡化为一体时,多个三角就融合为一个左右比例对称,并向两个45度气势延伸的主体了。
大家看图参考或许比较容易理解。最近常在讨论的李寒勇子冶石瓢,虽然不知道他的制作理念如何,但其边、角是我看过最接近这样三角几何运用的。
子冶石瓢 流、把的均衡—1
现代紫砂壶艺人,或多或少都受到学院派的指导和影响,流、把的呼应均衡都处理得较好!
流把贯通:
子冶石瓢 流、把的均衡—2
老祖宗的就略嫌随意!
达不到现代造型美学的要求,“贯通”相对不明显,壶嘴最高点略低于壶口!
但就是这“随意”,反而让人感到一种“洒脱”,别有一种韵味!
子冶石瓢 流、把的均衡—3
流、把倾斜角度与身筒立面倾角相同,也是两者呼应均衡的要求!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