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15 来源:紫砂之家
宜兴紫砂壶,起于北宋,盛于明清,以其材料产地的唯一性、工艺的独特性以及造型艺术的多样性闻名于世。特别是它结合书法、绘画、金石等艺术手法,与文化结缘,与茶道联姻,直至今天已经产生了一种独有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在中国传统艺术乃至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
在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省茶文化协会、齐鲁晚报主办的“茶博会”开幕之际,记者采访了专程赶来参展的几位紫砂界名家。
卫江安:造假绝不是紫砂界的主流
6月4日上午,记者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采访了正在布展的宜兴市紫砂艺术研究院院长卫江安。
“紫砂煲”的余波尚未消退,最近,有关“紫砂壶”的质量问题又相继曝光。对此,卫江安表示,造假毕竟是少数商家的行为,根本不能代表紫砂界的主流。媒体曝光“紫砂黑幕”,对真正的紫砂陶艺家不会形成冲击。“反而会让老百姓对紫砂壶有更深的认识,对假紫砂壶会形成打击,而对于货真价实的紫砂壶,则会起到保护作用。”他表示,此次组团来到济南参加“茶博会”,也是想在收藏大省山东进一步宣传紫砂文化。
对于收入不高但喜欢紫砂艺术的收藏爱好者,卫江安建议,收藏中青年陶艺家的作品是首选。“他们的作品价位一般在三千至一万元不等,做工都比较精细,从长远看增值空间较大。”对于市面上常见的百元上下的紫砂壶,卫江安说,“虽然都说是紫砂壶,但说实在的,几十元哪能买得到真的紫砂壶呢?我认为至少有一部分是假的,即便是真紫砂,所用的也不是优等的原料,因此从收藏角度来说,不建议大家购买。从实用角度来讲就另当别论了。”
周汝平:收藏紫砂壶应量力而行
紫砂壶作为一种工艺品,普通市民是很难进行辨别和鉴赏的。6月3日傍晚,宜兴紫砂收藏鉴赏专业委员会会长周汝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紫砂壶的一大特点是“透气不渗水”,因此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就是,假的紫砂壶吸水性差,真的紫砂壶吸水性强,可达到6%,因此表面被淋水后不会留有水迹。此外,还可通过“泥、形、工、款、功”来鉴别壶的真伪高下。
周汝平说,宜兴紫砂主矿目前已基本枯竭,紫砂是一种稀缺资源。因此,目前市面上大量流通的所谓“宜兴紫砂壶”中,有许多是不法商家用其他原料烧制出来的。有的十几元,根本不可能是紫砂壶。他介绍,紫砂壶历来分成日用品、工艺品、特艺品、艺术品四种档次。高端的特艺品和艺术品在收藏市场上有着势不可当的趋势。然而,收藏是一种心境,并非一定把最贵的东西据为己有。他建议,收藏要量力而行,工薪阶层可以选择普通价位的工艺品紫砂壶,实用收藏两不误,同样能在紫砂艺术里得到精神的洗涤。
倪顺生:传统技艺是紫砂之本
72岁的宜兴紫砂壶名家倪顺生在业内被誉为“花壶大师”,此次来济南,他带来了自己的“双龙报喜壶”、“风卷葵壶”等十几件代表作品。他一件件小心翼翼拿出来给记者看,当记者询问“风卷葵壶”价格时,倪顺生先生说,这把紫砂壶是他仿造清代的传统壶型加以创新而制成的,花费了数月时间,他视这把壶为自己的孩子,100万元也舍不得卖掉它。
倪顺生出身江苏宜兴紫砂陶艺世家,紫砂一代宗师俞国良第三代传人。他从事紫砂壶艺四十余年,成果斐然。作品以大自然的松柏、梅、桃等树枝花果塑造壶形,点缀以小昆虫为装饰,情趣盎然,为藏家所珍爱。其作品“双龙报喜壶”最为经典,建国60年大庆时被定为国礼。他表示,一件紫砂艺术品的美不是仅用文字描写出来,嘴巴里讲出来的,而是由作品自己说话。摆在那里,百看不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为世人所认可的方为上乘之作。
“传统技艺是紫砂艺术之本,如何把传统文化体现于紫砂陶艺,在泥、色、形的融会中追求真、善、美,是需要钻研一辈子的。”倪顺生说。
吕俊杰:和季羡林先生有段“壶缘”
吕俊杰被公认为是紫砂界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他生于紫砂艺术世家,其父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父子俩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被业界称为“吕派壶艺”。此次吕俊杰带来了他创作的20余把紫砂壶,其中一把“相期以茶”紫砂壶,由于承载了季羡林先生对紫砂艺术的钟爱,意义特殊,成为这些展品中的一大亮点。
吕俊杰对记者谈起他与季羡林先生的壶缘。“2008年6月,我经朋友引见,去北京301医院拜访自己一向崇拜的季老。当老人得知我是做紫砂壶的,就说‘这是国粹啊’,随后他问我,能否以‘季荷’立意设计一把壶呢?我马上答应下来。他很高兴,为我写了两幅字,一幅是‘紫砂俊杰’,一幅写的是‘相期以茶’。回宜兴后,我专门做了一把‘季荷’壶:壶身荷叶田田,壶盖上一只小鸟翩然欲飞。壶做好后,我送给季老,老人家很开心,特意举着壶让人给我们拍照留念。大家知道茶寿为108岁,‘相期以茶’就是期望108岁。我把季老的题字镌于壶上,起初是一种美好的祝愿,现在则寄托了我对老人家的怀念。”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