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8-19 来源:紫砂之家
丁淑萍本色做人造壶 「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江苏宜兴的高级工艺美术师、陶艺家丁淑萍认为,「喝茶喝的是心态,玩壶玩的是心情」,自己制作的每一把紫砂壶都是一份心情的定格。 以筋纹器立足壶界 今年四十岁的丁淑萍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造壶二十四年。她说,紫砂壶的美就在于其「金石味、书卷气、民俗情」。 出生在千年陶都宜兴的丁淑萍,小时候,常常在梦中听到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音。老家边就是一条龙窰。她常常跑去看叔叔伯伯们做坯,也好奇地捏泥巴。 十七岁那年,丁淑萍进工厂学造壶。她是从临摹老壶起步的,反覆临摹陈鸣远、程寿珍、陈曼生等古代制壶大师的作品,曾进入「走火入魔」的状态,「夜里做梦眼睛一闭全是这些老壶的模样。」每临摹一把老壶,她都反覆揣摩细节,渐渐地,便从形似到神似。还由于她的「老实、听话」,师傅常常把做工最复杂的筋纹器交给她造。她亦从不推脱,埋头造壶,一造就是十年。丁淑萍说,正是这十年的光阴令她打下了扎实的技艺功底。 丁淑萍介绍道,宜兴紫砂筋纹器,造型主要是依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瓤和纹理,经提炼加工创作。如瓜棱、菊花、玉兰和水仙等。规则的纹理组织,等份匀衡,齐整协调,线条顺畅,自然明快,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美。筋纹器造型的特点是运用「点、线、面、画」的分割,将紫砂器的整体造型俯视呈对称、均匀等放射的花型,纵观紫砂器的立面,茎纹线有壁立千仞的整齐,又似行云流水的飘动,有似花枝摇曳的自然。它造型纹理清晰流畅、口盖严密准确。筋纹器壶艺造型规则是「上下对应,身盖齐同,体形和谐,比例精确,纹理清晰,深浅自如,明暗分明,配置合理」。这也使得每一等份、每一壶口半圆线、弧线等都要计算得十分精确,其工艺手法严谨。 《蜂菊壶》蜂舞菊芳 丁淑萍《蜂菊壶》别有韵致。此壶壶身与壶托皆仿「菊花」形态,壶身等分成十六瓣菊花瓣,自下而上聚拢,壶体窈窕,花瓣分明。一眼看去,或仔细品味,都觉得自然、和谐。 艺术讲究变化统一,这原理,在这壶上作了极好的运用。花蕊「长」于众花瓣间,天生、自然,丝毫不易察觉花蕊「壶盖」的实质,一只蜜蜂轻盈地落于其上,蜂脚勾勒细致、生动,凸显蜜蜂在一株静静绽放的菊花之中精心采蜜的动态之趣。蜂与花相衬相托,更觉栩栩如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趣味。壶把、壶嘴由菊花茎杆变化而来,筋纹脉络清晰,线条流畅有力。提把微倾,茶水流动,茶香四溢。 综观全壶,筋囊饱满凝重,通体线条顺畅,过渡自然平滑,大气中不乏精巧,细腻处不失大方,丁淑萍制作筋纹器的深厚功底跃然壶上。加上她的巧思妙构,用力处不显生硬,柔美处又不过腻,似有清新之气扑来,别有意趣。 丁淑萍说,她在处理这把壶的时候,考虑到了动物与植物相遇时发生的天性,在壶上也让蜜蜂与菊花顺应著自然表现自己的本性,不知不觉间构筑了一派祥和温馨的气氛。花为蜂生,蜂为花传,加之壶与托色泽上的搭调,形体上的和谐,观之亲切、舒适。这把《蜂菊壶》荣获二○○三年第六届中国民族民间工艺品、收藏品博览会金奖,○四年中日韩国际茶文化交流会名壶展评国际金奖。 心情与泥土交融 丁淑萍是率性的,始终以本色做人造壶。她说,一个好心情,不是可用钱买的。即使有了好心情,也难以像食品般冷藏保鲜。于是,丁淑萍就以造壶来凝固自己的好心情。她说,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手随心转,如水银泻地般的灵感千奇百巧,随心所欲地为泥土赋予灵性,有了呼吸。 在造壶时,她一直以手拉坯成型的古老传统技法,意在很地道地留下手与土对话而产生的丰富意趣,一个手印,一道指纹无一不记录著自己自由奔放的情感和泥土本身的旷远与深沉。她认为那种用模具反覆拷贝出来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有那种自然韵味和灵性效果。 丁淑萍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梅兰竹菊都是她心情的映照,日月星辰,都被她纳入壶中。制作时,她在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泥土交渗相融,使壶有了隽永的内在生命。 丁淑萍说,她甚至无法复制自己造的壶,因为每一份心情都是不能复制的,感觉各不相同。近年中,丁淑萍的创作进入丰润期,她的作品在《中国收藏》、《收藏界》、《世界艺术家》、《鉴赏珍玩》、《紫泥新韵》、《壶论》、《宜兴紫砂》、《当代紫砂茗壶》等多部书刊上发表。她以一把把壶承载著自己清新明快的心情,给爱壶的人带来清芬和滋润。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