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徐汉棠紫砂壶印章

徐汉棠紫砂壶印章

时间:2025-04-09 来源:紫砂之家

徐汉棠,(1932年5月11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美术学会理事、中国陶瓷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上海紫砂协会理事、中日陶瓷研究协会顾问,现为无锡市政协委员、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研究所所长。

五十年代初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成为其第一个弟子。

徐汉棠的紫砂壶印章不仅是其作品真伪鉴定的核心依据,也是其艺术风格的重要体现。

图片

一、印章类型与使用位置

徐汉棠的紫砂壶印章种类丰富,且不同时期的用印习惯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九类:

“徐”字小方印

位置:通常位于壶把梢处,是徐汉棠作品中最基础的标识之一 

特点:篆刻简洁,字体方正,刀痕清晰自然。

image.png

“汉棠”小方印/椭圆印/方印

位置:多出现在壶盖内气孔一侧,不同器型选择不同形状的“汉棠”印 

演变:早期多用方印,后期作品(如提梁壶)常用椭圆印,体现其用印的灵活性。

“汉棠小品”小方印

位置:专用于微型壶或小品壶的底部,如《三足水平壶》等 

特色:字体较其他印章略小,与壶型比例协调。

image.png

徐汉棠制”系列方印

位置:常见于壶底中央,有不同字体版本(如楷书、篆书) 

年代特征:1980年代后多用此印,部分作品与“承古取真”方印组合使用。

“承古取真”方印

位置:施于壶底,多与“徐汉棠制”印搭配,体现其传承顾景舟技艺的理念 

文化内涵:四字篆刻浑厚,刀法遒劲,反映其对传统工艺的坚守。

image.png


二、印章鉴别要点

篆刻风格与刀痕

徐汉棠的印章由金石名家篆刻,刀痕深浅自然,线条流畅,仿品常因机械复刻而显僵硬或模糊 。

例如,“徐”字小方印的撇捺转折处有细微顿挫感,而仿品往往线条单一。

位置规律性

壶把梢的“徐”字印、壶盖内侧的“汉棠”印、壶底的“徐汉棠制”印构成其作品的典型钤印组合,若位置错乱需警惕 。

材质与工艺细节

真品印章泥料多为原矿紫泥或段泥,颗粒感自然,仿品常用化工泥,色泽过于鲜艳或质地松散 。

特殊工艺(如嵌银丝、冰裂纹)的壶若印章与工艺水平不匹配,多为伪作。

三、代表作品与印章示例

裙花提梁壶》

印章:壶底“徐汉棠制”方印,盖内“汉棠”椭圆印,壶把梢“徐”字小方印 

特点:1980年制,原矿段泥胎体,菱花纹饰与印章布局呼应。

四方冰裂壶》

印章:壶底“承古取真”方印,盖内“汉棠”小方印 

意义:冰裂纹技法与印章篆刻均体现其“入古化新”的艺术理念。

汉铎壶》

印章:壶底“徐汉棠制”楷书方印,盖内“汉棠”方印 

收藏价值:此壶入册代表作,印章与故宫博物院藏《掇只壶》用印一致。

裙花提梁

四、收藏建议

优先选择复合工艺作品:嵌银丝、冰裂纹等创新工艺壶的印章更具辨识度,如《十五头嵌银丝咖啡具》(故宫藏)

关注早期孤品:如《四世同堂壶》(1988年制)以多泥料组合和特殊寓意著称,印章组合独特 

借助专业渠道:通过权威拍卖行(如保利、佳士得)或紫砂研究机构(如淘壶人)验证印章与泥料的匹配性 

总结

徐汉棠的印章体系兼具艺术性与规律性,是鉴别其作品的核心依据。收藏时需结合印章位置、篆刻风格及工艺特征综合判断,尤其注意特殊器型与创新工艺壶的用印细节。其作品印章不仅是真伪的“身份证”,更是紫砂艺术传承的缩影。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郭襄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