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徐汉棠的壶艺作品有哪些特点和代表作?

徐汉棠的壶艺作品有哪些特点和代表作?

时间:2025-04-09 来源:紫砂之家

徐汉棠,(1932年5月11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美术学会理事、中国陶瓷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上海紫砂协会理事、中日陶瓷研究协会顾问,现为无锡市政协委员、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研究所所长。

五十年代初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成为其第一个弟子。

徐汉棠作为中国紫砂艺术界的泰斗级人物,其壶艺作品以传统为根基,融合创新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图片

壶艺特点

        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徐汉棠深得顾景舟严谨制壶理念的真传,注重传统器型的精准复刻,如《虚扁壶》以明代时大彬作品为蓝本,采用传统“刹凹法”成型,线条简练而富有张力。同时,他大胆创新装饰技法:

                冰裂纹装饰:首创“四方冰裂壶”,将青瓷开片技法引入紫砂,纹路如冰如玉,1980年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优秀奖 

                嵌银丝工艺:与胞弟徐秀棠合作的“十五头嵌银丝咖啡具”,开创紫砂金银丝镶嵌工艺,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铺砂与调砂:通过砂粒的点缀,增强泥料质感,如《铺砂四方壶》以黑砂泥为胎,红砂点缀,形成视觉对比 

        造型严谨与线条之美徐汉棠的作品以“点、线、面和谐统一”为核心理念,注重比例与细节的精准把控。例如:

                《裙花提梁壶》以菱花花瓣纹饰装饰壶身,提梁与壶身虚实相生,兼具刚柔并济的韵律 。

                《牛盖提梁壶》以“牛鼻盖”为特色,壶身扁矮,提梁方中寓圆,展现静中有动的美学 。

        多元材质的探索

                他擅长运用不同泥料和工艺,如《龙宫宝灯壶》采用红泥、黑料泥、本山绿泥三种泥色交错,烧制难度极高,展现出色彩与质感的双重突破

        

        文化内涵与哲学表达

                徐汉棠的作品常融入自然意象与古典哲学,如《古兽窥今壶》以青铜器灵兽为灵感,壶身冰裂纹模拟兽皮斑驳感,寓意古今交融。其创作理念强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赋予作品深层次的人文意蕴。

代表作列举

        四方冰裂壶》

                特点:壶身满布冰裂纹,以浅黄细线勾连纹路,工艺精细,壶盖与壶身纹路无缝衔接。

                地位:1980年获全国陶瓷美术设计优秀奖,标志其冰裂纹技法的成熟 

        裙花提梁壶》

徐汉棠紫砂壶

                特点:壶腹呈菱花花瓣纹,提梁扁方高挑,壶流三弯流畅,融合筋纹器与光器之美。

                背景:1980年制作,壶底仅手签款识,现为紫砂界公认的经典 

        《古兽窥今壶》

                特点:借鉴青铜器造型,壶钮、壶嘴以圆雕灵兽装饰,泥色渐变模拟兽皮质感。

                影响:多次赴港台展出,拍卖成交价达287.5万元 

        《汉棠石瓢

                特点:以传统石瓢为基,线条更显浑厚,泥料选用老紫泥,质感古朴。

                市场:2006年作品《石瓢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拍卖市场成交价超百万元 


市场价值与传承

        徐汉棠的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备受瞩目,如《四方开片冰纹壶》以57.5万元成交,《大掇只壶》成交价达575万元。其艺术成就不仅在于个人创作,更通过教育传承推动行业发展,培养尹祥明徐元明等新一代紫砂艺人。此外,他捐资成立教育基金会,践行“艺术回馈社会”的理念。

        徐汉棠的壶艺作品以“入古而化新”为内核,既延续了顾景舟一脉的严谨工法,又通过材质、装饰、造型的突破,拓宽了紫砂艺术的边界,成为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的典范。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郭襄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