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2 来源:紫砂之家
凌锡苟(b.1940):又名一兵,艺名陶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58年初中毕业,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三年毕业,1958年调到宜兴陶瓷公司新产品设计室,广泛交友,接触书画家、雕塑家,参加省和全国性展览布置设计和创作工作。1986年任宜兴建筑陶瓷厂技术科长、设计室主任,设计楼台、亭、建筑装饰陶瓷件,成果丰硕。
一、艺术成就与创作特色
跨界融合与创新
题材广泛:作品灵感源于自然与人文,从山水草木(《荷塘蛙声壶》)到宇宙天体(《日月同辉》),甚至融合青铜器、玉器等传统元素(《集玉壶》),展现多元文化深度 。
工艺突破:首创紫砂与影青瓷、五色泥结合技法,如《日月同辉壶》以红泥、本山绿泥、紫泥交织,模拟天体运行轨迹,烧成后釉色与泥料浑然一体 。
设计理念
“艺为先,技为辅”:主张艺术性优先,强调紫砂壶不仅是实用器皿,更是文化载体。其作品常融入书画、雕塑语言,如《十二生肖壶》以抽象变形手法表现动物性格 。
“三字原则”:创作遵循“想、品、做”三步骤,即构思设计、鉴赏调整、工艺实现,随身携带灵感笔记本记录创意 。
学术与行业地位
2011年获评“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全集》并获国际奖项,如《日月同辉》获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2012) 。
二、代表作品与艺术价值
《日月同辉》系列
设计亮点:壶身象征红日,壶把如弯月,流云纹连接壶体,展现天体运行动态。采用多泥料结合,烧成后色泽渐变如天然矿石 。
市场表现:2012年拍卖价达百万元级,3200cc超大孤品被视为“壶中之王”,附女儿凌斐亲签证书,稀缺性显著 。
《十二生肖壶》
以五色紫砂泥制作,抽象化生肖动物造型,镌刻铭文,1990年获国际陶艺展二等奖,被评价为“紫砂与民俗文化的完美结合” 。
《六头蟠桃茶具》
仿生造型结合实用功能,1994年获全国陶瓷艺术设计一等奖,壶身以桃枝为流,桃叶为盖,寓意吉祥长寿 。
合作款与文人壶
与陆俨少合作《方斗壶》、程十发合作《石瓢壶》,将书画刻绘融入壶体,部分作品被海外博物馆收藏 。
三、市场价值与收藏建议
市场定位
拍卖表现:普通作品价格约10万-30万元,代表作如《日月同辉》系列可达百万元,孤品溢价显著 。
稀缺性:凌锡苟传世作品总量有限,因2013年逝世,早期精品流通量不足百件,70%被机构或资深藏家持有 。
收藏策略
优先选择:
获奖系列:如“日月同辉”“十二生肖”等具有明确文化IP和学术背书的作品;
合作款:与陆俨少、程十发等名家联名壶,兼具艺术与历史价值 。
鉴别要点:
泥料:真品多采用黄龙山原矿紫泥,颗粒自然,仿品常见化工染色;
款识:底款“凌锡苟制”篆书方印,刻款刀法流畅,仿品印章模糊或比例失调 。
风险提示
警惕低价仿品(如电商平台标价千元以下的“凌锡苟款”),建议通过嘉德、保利等权威拍行或附证书渠道入手 。
四、艺术影响与传承
凌锡苟的创作打破了传统紫砂的单一审美,将现代艺术理念与传统文化结合,推动紫砂从工艺美术向观念艺术转型。其培养的弟子如凌斐(女儿)等延续了家族艺术脉络,作品风格承袭创新基因。其逝世后,宜兴多次举办专题研讨会,学界评价其为“紫砂跨界创新的标杆人物”。
总结
凌锡苟紫砂壶以文化深度、工艺创新和稀缺性成为收藏市场的优选。藏家应重点关注其代表系列与权威渠道作品,长期持有潜力显著。其艺术遗产不仅体现在壶艺本身,更在于拓展了紫砂作为文化载体的可能性。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