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07 来源:紫砂之家
提梁壶是指以提梁为把的紫砂壶,它是一种比端把壶年代更早的壶式。 因为古人饮茶,是将茶壶放在茶炉上烹煮,为了提拿方便,在肩部两端连以半月形提梁。 提梁与壶身的重心在一条垂线上,提执时比较省力,也不易损坏,只是斟注时较为费力。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提梁壶的所有类型,你知道多少?
1 // 大彬提梁壶 // 大彬提梁身筒呈较大且丰满的扁球形,上部圆环状提梁粗大,六方三弯嘴,六瓣平扣钮,压盖,圈底,溜肩,素身。 此件大彬提梁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是传世大彬壶中最完美的一件杰作,国宝级文物。 2 // 吴经提梁壶 // 吴经提梁壶出土于吴经墓,制造年代明代,高17.7厘米,南京市博物馆总馆收藏。 根据墓志考证,这是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明嘉靖早期紫砂壶。 3 // 玉璧提梁壶 // 此壶为顾景舟先生取其代表作“提璧壶”之造型,最初由高庄教授参与设计、顾景舟反复修改、设计定型,是顾景舟一生中花费精力最多的作品。 在盖面处作较大改动,作玉璧状,故称之为“玉璧提梁壶”。 4 // 鹧鸪提梁壶 // 这把提梁壶的造型为扁圆形壶身,把手为见棱见方的三柱高提梁,从侧面望去犹如一只飞翔着的鸟儿的头部。 鹧鸪在历代诗人笔下,总是凝结了人生的无奈与忧伤,而当时顾景舟的老伴患病,在上海陪老伴看病时,顾景舟也已是迟暮之秋,他将这壶命名为“鹧鸪”,一切感慨都融入了其中。 5 // 此乐提梁壶 // 此壶系“壶艺泰斗”顾景舟与当代艺术家韩美林合璧之作。其创作精髓在于高而突出的提梁,动势飞扬,协调呼应。 从紫砂壶的工艺角度,提梁越高制作难度越大,需要制壶者对紫砂的泥性有绝高的把握。 6 // 雨露天星提梁壶 // 雨露天星壶是由顾景舟与韩美林合作于1988年,制成之后即参加香港紫砂展览。 雨露天星壶将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提梁及盖的造型设计突出,形成方中有方、方中带圆、圆中含方的构图,远观此壶,仿佛飞鸟于天。 7 // 三足提梁壶 // 此壶壶式创意来源于古代青铜器礼器造型。型为三足鼎式,壶身扁圆,敦厚饱满。 方形提梁与圆形壶体相互呼应,虚实相应,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圆融合之意。 此壶造型光素简洁,古意盎然,颇具壮硕古韵之美。 8 // 南瓜提梁壶 // 曼生十八式中的南瓜提梁,而这把壶的诞生,还和陈曼生的偶像苏东坡有关。陈曼生可谓是苏东坡的狂热粉丝,一生所崇拜者首推东坡,常自称“坡仙之徒”。 话说有一年冬天在陈曼生的生日聚会上,曼生与朋友喝茶吟诗,期间友人谈及东坡名句:“松风竹炉,提壶相呼”。 曼生突然想到当年东坡煎茶并非端着壶,而是提着壶,因此决定设计一把提梁壶像自己的偶像致敬。 于是等宾客散尽,一整个夜晚陈曼生都在绘制提梁壶,更改数次都不满意,转眼就到天亮。 曼生漫步到庭院,正好碰到侍女送来南瓜羹,曼生顿觉灵感突现,想到当年苏东坡回归田园生活,院内外都种有南瓜,而自己又自称坡仙之徒,便以南瓜为型,以南瓜为壶身,绘三叉提梁,得南瓜提梁壶。 9 // 石瓢提梁壶 //
曼生一日翻读《桐君灵》研究茶汤药效,恰逢好友钱菽美到访,曼生便用新制的石瓢泡茶款待,好友随口说:“石瓢是你最爱的壶型,为什么不改成提梁造型,再看看效果呢?”,曼生听了心动说又得一新壶呀。” 10 // 东坡提梁壶 // 东坡提梁相传为宋代苏东坡所创制,壶身为灯笼状圆形,壶钮为短截枝干;—捺底;一弯流。 提梁为三叉状:前梁呈弯弓形开叉,横置壶肩,弯弓上连接一竖把至壶后接于壶肩;提梁为扭曲枝干状,与壶流呼应,饰枝干形。 11 // 曼生提梁壶 // 曼生提梁又称“石铫提梁”,是曼生十八式中重要器型之一。 壶身与提梁比例各半,由下至上形成近梯形状,中间由肩上圆弧和隆起的半圆盖,高高的桥塑钮加以 变化、缓冲,配上长直嘴,显得通壶精气有神。 12 // 竹节提梁壶 // 竹节提梁壶为乾隆时期宜兴制陶名家陈荫千首创,现传世陈荫千制竹节提梁壶有数把,藏于南京博物院。 茶壶整体造型仿自竹段,椭圆形壶身,竹节围饰弦纹一圈,壶嘴塑成三节竹节曲流,壶把则为两枝细长竹枝缠扭成提梁式,盖纽亦为双竹枝相扭呈拱桥式。 13 // 曲壶 // “曲壶”的创作突破了紫砂壶艺的传统规律,是现代设计理念在传统紫砂陶艺中的体现。作品的形象来源于蜗牛的有机生态,整个壶体只用一条涡线贯穿。 壶嘴和提梁内部形成的虚空间对比性强,更显示壶体的轮廓美和韵律美。 14 // 洋桶 // 紫砂洋桶壶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适宜把玩,便于提携,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 是紫砂光货素器类经典传统作品之一。 15 扁竹提梁壶是周桂珍早年为丈夫高海庚设计的一把壶,被业界视为周桂珍的代表作之一。 此壶以两节竹段为壶身,从壶底至钮,以若干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或阴或阳,或凸起或凹陷,壶流为一枝向上昂然之竹干,一弯有力,与提梁相呼应,尽显雄伟挺拔之力。 你手中有这15种提梁紫砂壶的同款壶吗?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言!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