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紫砂收藏 | 五位紫砂大师,谁才是真壶王?

紫砂收藏 | 五位紫砂大师,谁才是真壶王?

时间:2025-01-02 来源:紫砂之家

从明清到现代,紫砂壶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制壶名家。他们心怀匠心,锐意进取,在紫砂的世界里挥洒自如,独领风骚。

紫砂大师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邵大亨和顾景舟,在紫砂壶发展过程中各具特色。时大彬追求尽善尽美,陈鸣远开创花货先河,陈曼生完善刻字技术,邵大亨被誉为光器之祖,顾景舟则是承上启下的壶艺大家。

那么,在这群璀璨的巨星中,谁又能摘得“壶王”的桂冠,成为大众心中的真正“壶王”呢?


01 千载一时大彬壶


时大彬,出生于明万历年间,翻开明代小说,时大彬的名字在小说中出现的频率极高。

image.png

▲时大彬 菱瓣圆壶、扁圆壶
成交价:RMB 2185万元

在这明末小说《拍案惊奇》的描绘里,墙壁之上挂着的是万历年间花鸟画大家周之冕的墨宝,而桌上摆放的,则是出自于大彬之手的砂壶。

这足以说明这户人家家境殷实,品位非凡。而那砂壶,正是宜兴土生土长的时大彬的杰作。尽管时大彬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但他却极喜欢与文人雅士交往。在和这些文人雅士的交往中,时大彬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内涵,更把那份文人的雅致融入了自己的创作之中。


image.png

▲时大彬 圈扭壶
成交价:RMB 1344万元

赞美大彬壶的诗篇如涓涓细流,描绘出其千变万化的形态,仿佛在指尖上自由流淌。其巧夺天工的技艺,将苏东坡的诗词意境巧妙地融入壶中,展现出百态新生的韵味。

时大彬在泥料的选择和壶型的设计上,始终追求古风、古韵、古意的体现与传承。这使得他的紫砂壶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如同他们的心爱之物,承载着岁月的印记和无尽的赞美。


image.png

▲时大彬 紫砂醴泉壶
成交价:RMB 492,8万元

在时大彬生活的时代,仿制品层出不穷,然而他却巧妙地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防伪技艺。据《扬州画舫录》记载,他的秘技在于“以柄上拇痕为标识”,这一独特的标识成为区分真伪的关键。

时大彬,一个寿命悠长的人,他的作品虽然传世甚少,但每一件都是他尽善尽美的追求的见证。史书里这样记载他:“每有新作,若不尽人意,便毫不吝惜地将之毁弃。”这种对完美的执着追求,无疑为后世壶艺界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image.png

▲时大彬 虚扁
成交价:RMB 552万元
时大彬去世后,他的传统被多人继承,就像那句"一壶传世万壶碎",真正的壶艺家们决不甘于平庸。正因如此,时大彬留下的紫砂壶皆是珍品,这也使他获得了"千载一时"的赞誉,长久地流传于世。
02 花器宗师鸣远壶
陈鸣远,作为清初的紫砂大家,是继时大彬之后的又一大紫砂宗师。他的作品极具文化性与艺术性,视之经典,影响深远。
陈鸣远,号鹤峰、鹤村,一号石霞山人,又号壶隐,清康熙年间杰出的紫砂艺人。他上承明代精粹,下开清代格局,在工艺、造型、铭刻、堆塑及配色等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度,是继时大彬后中国紫砂史上最杰出的艺人。


image.png


▲陈鸣远制 传香壶
成交价:RMB 3450万元
他的作品,可与三代古器并列。三代古器是指夏、商、周三代的金、玉器物,金包括黄、白、赤三种,后世则单独起名,把黄的叫做金,白的叫做银,赤的叫做铜。

在壶形设计上,陈鸣远超脱明代几何器形、筋纹器形的局限,以花木蔬果等的自然形态成壶,生动活泼,富于美感。开创了紫砂艺术“花货”之先河。


image.png
▲陈鸣远制 传香壶
成交价:RMB 3220万元
陈鸣远与陈维崧、汪文柏、汪森、汪文桂、杨晚研、曹廉让等文人名士结交,他的文化素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视野开阔,激发陈鸣远在紫砂创作领域上的天赋,从而开启了陈鸣远创作的鼎盛时期,无论光器、花器,都能随心所欲,得心应手。

陈鸣远扩大了紫砂陶的艺术品类。作品形式多样,除壶、杯、瓶、盒以外,还有笔筒、笔架、水盂、鼎、爵等文房雅玩,造型别致,精巧可人。

image.png

百果杂件
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作装饰,署款以刻名和印章并用,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装饰艺术,与紫砂制作工艺相结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赋予了紫砂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从实用品蜕变为艺术品、收藏品。
image.png
▲陈鸣远 素带壶
成交价:RMB 3162万元
陈鸣远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的装饰艺术和书款方式,引入紫砂壶的制作,使光素无华的壶体增添了隽永的情趣,更具有浓厚的书卷气。
极大的提高了紫砂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真正的艺术品进入艺术殿堂,这是陈鸣远在壶艺发展史上建立的卓越功勋。
03 意蕴深远曼生壶

陈曼生,清代人,江宁府溧阳县知县。传说此人是个壶痴,因为太爱紫砂壶,经常不升堂断案,而到宜兴去品新茗、赏新壶。陈曼生是个才子,诗书画印样样精通,是“西冷八大家”之一。


image.png

▲陈曼生 百纳
成交价:RMB 1449万元
由于喜爱茶壶,陈曼生放下了县太爷的身份,来到丁蜀镇找到了杨鹏年、杨凤年、杨宝年兄妹三人,跟他们达成协议联合开发茶壶,陈曼生负责设计、篆刻,杨家兄妹负责烧制,制作出了一批风格独特的曼生壶
image.png
▲陈曼生 乳鼎
成交价:RMB 603.75万元
陈曼生和杨家兄妹还完善了在壶上刻字作画的技术,此后文人们喜欢的名言佳句可以刻到紫砂壶上,老百姓喜欢的山水花鸟也可以刻到紫砂壶上,提高了紫砂壶的文化品位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image.png
▲陈曼生 扁石壶
成交价:RMB 534.75万元
曼生壶的风格非常独特,内涵也非常丰富,尤其是壶铭,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月满则亏,置之左右,以我为规”等,充满了雅趣,意蕴深远。
image.png
▲陈曼生 井栏
成交价:RMB 414万元
正因为陈曼生的壶上总是出现一些精彩的名言佳句,所以就有了“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等许多佳话。
陈曼生还以县太爷的身份带动了一批文人墨客关心、支持紫砂业的发展,这个贡献是不可取代的。


04 光器之祖大亨壶
《宜兴县志》中曾记载:一壶千金,几不可得。这句话描述的便是光器之祖——“千金壶王”。实际上,这把千金之壶是一把被称为“掇只”的紫砂壶。
image.png
▲千金壶王
这把掇只壶之所以价值连城,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兴制壶大师邵大亨之手。
邵大亨,清中期制壶名家,道光咸丰年间江苏宜兴蜀山上袁人,年少成名。邵性格孤傲,清介正直,非到其困乏时,虽一壶千金亦不可得。
image.png
▲邵大亨 掇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在《宜兴紫砂壶艺概要》中云:“经我数十年的揣摹,觉得他(邵大亨)的各式传器,堪称集砂艺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

从他选泥的精练,造型上审美之奥邃,创作形式上的,技艺的高,博得一时传颂,盛誉之高,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慨。”

image.png

▲邵大亨 德钟

顾景舟曾评价邵大亨:大亨以后百五十余年中,无有越他之上者。可见邵大亨的制壶工艺早已得到后世的推崇。遗憾的是邵大亨壮年辞世,留存后世的作品寥寥无几。

image.png

▲邵大亨 龙头八卦一捆竹
在邵大亨的所有传器中,尤以这件“壶王”掇只最为著名,按照市价,此壶早已过亿。
这把壶不仅代表了邵大亨的极致工艺水平,也代表了邵大亨对紫砂壶艺术风格的诠释,堪称神品。
05 海外争传顾景舟

现当代的壶艺大家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顾景舟,在群英荟萃的紫砂界,他是第一个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壶艺家。

image.png

▲顾景舟 扁腹

成交价:RMB 3450万元
顾景舟出生在宜兴的陶艺之村上袁村,自小跟随祖母学习做壶,练就了一手扎实的基本功。民国二十八年,25岁的顾景舟突然失踪,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

原来,顾景舟在一个神秘的院落中隐名埋姓生活了3年,那个院落就在繁华热闹的大都市上海。

image.png

▲顾景舟 仿古

成交价:RMB 2875万元

在隐名埋姓的3年中,每天都有专人伺候顾景舟,顾景舟每天只干一件事,就是秘密仿制历代名壶,而这些名壶的蓝本都是由一个神秘的古董商提供的。从艺术传承的角度来说,仿古对于一个壶艺家揣摩古人的用心、汲取前人的智慧非常重要,更不用说那些模仿的对象都是一些国宝级的文物。

image.png

▲顾景舟 九头咏梅茶具

成交价:RMB 2875万元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从乡下来的年轻壶艺家左右不了古董商的图谋,顾先生之所以保守秘密,也是怕人们不理解他。

纵观顾景舟先生一生的创作,我们发现他一辈子主攻光货,终身追求返璞归真,力图在最简洁、最传统的造型当中寻求突破和新意。

image.png

▲顾景舟 大石瓢

成交价:RMB 2818万元
对于顾景舟在紫砂发展史上的地位,有人做过这样的评价:“千载一时久绝迹,二陈妙造也难求,如今阳羡名壶手,海内争传顾景舟。”意思是时大彬的作品已经绝迹很久,陈曼生的作品也很难求到,现在海内外争相收藏的是顾景舟的作品。
紫砂陶艺发展史上名师辈出,壶艺界人才涌现,那么以上几位谁是你心目中的“壶王”呢?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谈论一下吧~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郭襄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