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30 来源:紫砂之家
清代康雍乾时期,国力昌盛,随着宫中茶艺盛行,紫砂茶具开始被皇室选为贡品进入宫廷,这些帝王们的偏好,对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也使宜兴紫砂壶的发展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
其中,有这么十把紫砂壶,它们是自顺治起每位皇帝的心爱之物,也是紫砂历史上丰碑式的经典器皿。
时大彬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别具情趣。在成形技法方面,改进了供春“斫木为模”的制法,把打身筒成型法与镶身筒成形法结合起来,由此确定了紫砂壶泥片镶接成形的基本方法,是紫砂壶制法的一大飞跃。
顺治年清帝国初定,所用器物大多是前朝遗留,顺治期所存紫砂壶中,明代紫砂泰斗“时大彬”的作品尤为可贵,因此“大彬壶”是这一时期当之无愧的代表。
陈鸣远制三足壶
(北京故宫馆藏)
壶体近似球形,由上至下渐歛。壶身圆润饱满,线条流畅优美,包浆浑厚。圆盖,圆珠纽,短弯流,耳形柄,底部顺势塑成三瓣形足。沿壶身堆塑素带纹一圈,简洁雅致,有冲淡素朴之美。
此壶泥质细腻,色泽温润,其身筒饱满,气韵十足完全脱离了明代粗糙的土砂气,代表了康熙朝紫砂制作的最高水平。
此壶曾在2008年故宫举办的“紫泥清韵”宫廷紫砂展上公开展出。其形制古朴,不入妍媚,紫砂的泥色之美得以完美地展现代表了雍正时期宫廷紫砂壶文雅脱俗的风格。
此壶造型小巧,比例得当,小模大样,十分可爱。壶梨圆形,垂腹,环柄,弯流,圈足。圆盖凸起,上有宝珠钮。朱红色砂泥,肌理润泽。
此壶砂质精纯,泥色紫红,质地细腻光润、款识的布局、书体与当时的官窑瓷器一致,为宫廷御用紫砂小壶的代表作品。壶内仍留有茶垢,是当年的实用茶具。
嘉庆年制延年壶
(清宫旧藏 北京故宫馆藏)
一面刻“鸿渐于磐,饮食衎衎,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刊。”落款为“曼生为止侯铭”。
另一面刻“延年壶”,寓意康健遐龄、福寿绵长。
“鸿渐于磐,饮食衎衎”为周易第53卦(渐卦)第二爻。《易经·渐卦》:“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此壶曾在2008年故宫举办的“紫泥清韵”宫廷紫砂展上公开展出。延年壶是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创制,称作“飞鸿延年壶”原物在北京故宫长期展出。
清乾隆以后,简单实用替代了繁缛的风格,但仍然保持着不同于民间紫砂的特殊地位,道光时期名家款壶较多进入宫廷,以弥补皇家使用的不足。
此款紫砂胎都是由朝廷统一设计,统一出样,派人到宜兴专门定制的。
咸丰年制题诗壶
(清宫旧藏 北京故宫馆藏)
壶底钤 咸丰御制四字款
此壶曾在2008年故宫举办的“紫泥清韵”宫廷紫砂展上公开展出。
壶身浑圆比例精准,壶正面腹部刻行书“挹彼甘泉,清泠注兹:先春露芽,一枪一旗:烹以兽炭,活火为宜:素瓯作配,斟斯酌斯。
同治年制井栏题字壶
(清宫旧藏 北京故宫馆藏)
壶底钤“同治年造”楷书四学款
此壶曾在2008年故宫举办的“紫泥清韵”宫廷紫砂展上公开展出,壶身正面为清代著名书法家东溪所刻“醒酒涤诗”四字行书。
光绪年制刻诗句端把壶
(清宫旧藏 北京故宫馆藏)
壶底钤刻“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款
此壶曾在2008年故宫举办的“紫泥清韵”宫廷紫砂展上公开展出。
壶正面腹部刻行书“待枪旗而采摘,对鼎历以吹嘘”,此壶集诗、书、铭于一体,清新淡雅,寥寥数笔,与茶的色、香味融为一体,极富意趣!
宣统年制 小壶
(清宫旧藏 北京故宫馆藏)
底款“宣统元年月正元日”
扁砣形,小口,斜直腹,小直流,环柄。圆盖小钮。盖内钤“匋斋”、“宝华庵制”。暗黄色砂泥,细腻滋润。
此款壶是宣统年间出任大臣的端方亲自指导设计的,茶壶质光色美,光素无纹,突出砂质泥色的天然肌理。此为清末制作最后一批带有帝王年号款的紫砂茗壶。
以上这10把壶,代表了清朝从顺治到宣统10位帝王的不同品味!你最喜欢哪一把呢?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