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07 来源:网络
紫砂泥,被誉为“五色土”,其色彩丰富多变,令人叹为观止。从大类上划分,紫砂泥可分为紫泥、红泥、绿泥三大系列,而每一系列下又细分出众多小类,形成了紫砂泥料的庞大体系。
这些不同泥料的巧妙拼配与融合,进一步拓宽了紫砂的色彩边界。然而,对于紫砂泥色彩的命名,却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各种观点纷繁不一。
早在明代,周高起在其著作《阳羡茗壶系》中,就详细描述了紫砂泥的多种色彩:“泥色有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等诸多名目……”这些色彩各异的紫砂泥,在矿料、配比、窑温等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烧成后的颜色更是千变万化。即便是同一种泥料,在不同的烧成条件下,也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颜色层次。
红泥,作为紫砂泥中的佼佼者,以其明朗俏丽的色泽赢得了众多茶客的喜爱。其出矿时多呈黄、土黄或红色,烧成后外观色泽和胎质均呈现出迷人的红色,因此被赋予了“红颜丹砂”的美誉。红泥中富含氧化铁、石英、云母等成分,这些成分在烧成过程中会根据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红色。《阳羡砂壶图考》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红有深浅,深曰朱砂,浅曰海棠红。”
根据原矿层、风化程度、炼制工艺等因素的不同,匠人们习惯将红泥再细分为大红袍、朱泥、小红泥三种。由于红泥泥性较为“娇贵”,烧成难度较大,因此较为纯正的红泥泥料大多被用来制作小巧精致的茗壶。烧成后的红泥紫砂器色泽明丽、造型灵巧,深受茶客们的青睐。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