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壶友说:“为什么他的壶能养的那么润,也没差几个钱啊”。
为什么差不多的壶,有的养的快养的润,有的养的慢色泽变化小呢?表面对比感觉差不多,但实际可能相差很大。
▲点图看细节「程辉·虹途」
壶只要是好壶,方法适当就能养出自己期待的效果来。但首先要了解影响包浆的因素。泥料的好坏,与泥料的陈腐时间、矿料纯度都有关,杂质少,壶表面越光洁利落;泥料陈腐时间越长,制成的壶表面质感就越温润,壶表光泽内敛、温而不燥、而且易于泡养。优质泥料的紫砂壶,用茶水泡养几次就能看到变化,壶友们注意辨别,找口碑平台,才能不辜负养壶爱壶之心。不同泥料的烧制温度是不同的,有的泥料甚至可以几个温度烧出不同的效果。比如底槽青就可以烧出多种颜色。
当窑温过高时,可能会产生毛躁、爆裂痕迹、变形、起泡等问题,壶的透气性和吸水性相对就没那么好,敲击声音接近瓷器。而窑温偏低时,则会出现色调灰浅、质地疏松,色泽不洁的现象,敲击声音接近陶器。一般为了提高烧成质量,会根据温度的上限和下限,选择窑炉,制定合理的烧成温度和升温率曲线。
▲点图看细节「惠祥云·祥云五行」
通俗的说目数就是紫砂泥料的粗细,目数的高低也会影响透气性。目数越高的壶颗粒感越不明显,给人细腻秀气的感觉。目越低的壶颗粒感越强烈,有种粗犷豪放的气质,手感则更粗砺。明针是一把壶制作中很重要的环节,制壶者明针功夫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成品表面的质感,好的明针工艺壶表光滑温润,反之就粗糙,颗粒感明显等。不同的茶叶养壶的效果也会不同。大红袍、普洱等养壶出现包浆较快,白茶养壶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包浆是一把壶在使用过程中的氧化。新壶的光泽一般相对色暗,茶与壶碰撞,养护日久便能光泽古润。悦目的包浆温润,带着岁月的底气,而不小心养出了“贼光”,则光色浮于表面,有油腻之感。因此,正确的养法就很重要。如果真想对紫砂壶好的话,就一定要经常使用;在做到勤泡的同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勤洗,保证紫砂壶清爽洁净,最好就是泡完即洗,保证其存放环境通风透气,将壶倒扣沥干即可。尽量避免把茶壶置放于阳光下暴晒,不然会对壶体表面的光泽造成一定影响,平时清洗之后的茶壶,也不需要拿去晒干,更不能拿去烘干,只需置放于阴凉的环境中自然沥干就可以。有壶友常会用茶汤淋润壶表,而茶叶的内含物质在泡茶的过程中附着,经过合理的清洁和擦拭,可形成包浆。但一定要注意在每次泡完茶之后清理,晾干。闲暇的时候一壶在手,随意的摩挲(必须在双手清洁无油的状态下进行!)。尤其是寒冷的季节,可以在泡完茶之后倒尽茶汤,趁着余温摩挲,一方面“养”壶,一方面暖手,经年累月下来,就像盘串一样,紫砂壶也会有属于壶人的独特光泽。“人养壶,壶养人”,紫砂壶的包浆,是玩壶者的情感与时间的双重结合,每把壶的韵味不一样,每个人养出来的壶也都不同。只有亲自体会过才知道个中趣味。“越养越润”除了遵循正确方法,还需要耐心。日常要细心养护,避免在想养出包浆的急切中,积累茶垢。茶垢是钙质的聚合物,是由于茶叶中的茶多酚与茶锈中的金属物质在空气中发作氧化反响而发生的。茶叶中含有鞣,沸水冲开茶叶之后,鞣开始活跃,溶于水中,过一会氧化之后,颜色开始变暗。同时鞣的分子开始变化,生成鞣酐。鞣酐是不溶于水,并且它的依附能力很强,所以,它会依附在茶具上。这个时候,茶垢就形成了,紫砂壶本身就具有吸附性,就更容易积垢了,所以用完一定要及时清理阴干。
▲点图看细节「严伟·乳鼎」
1、首先,每次用前先用清水彻底将壶内外洗净,再用开水冲烫两遍后使用。去除日常落灰和壶内异味,温壶清洁,更利于泡茶,如若待客更有洁净卫生的尊重意味。2、用壶过程中切忌沾到油污。紫砂壶最忌油污,若不慎沾到必须马上清洗,否则紫砂壶会吸附油污,留下油痕,泡茶时油渍黏住茶垢,覆盖后更难清理。3、养壶时,擦与刷要适度。壶表淋到茶汁后,用养壶笔将壶中积茶稍稍刷洗,开水冲净,再用清洁的茶巾稍加擦试即可,不推荐不断地推搓,用手搓容易留下油脂,记住适度,谨防损坏壶表光泽。4、如已有茶垢,建议取用食用纯碱(小苏打)一匙放入壶中,冲入温热水(注意温差,可先温壶),将壶盖盖上,等候十分钟左右,用软毛刷轻轻刷壶内,清洗后的壶内壁基本会恢复洁净。注意:切勿用清洁剂类洗剂、以及清洁钢丝球等硬质洁具,以免伤害壶体。因此,日常的清洁和定期清理就尤其重要,用后及时清理干净为上策。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言:“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要想更好的欣赏紫砂壶独特的肌理美与温润如玉的色泽,需要正确的方法。日常养壶,可以多多交流,但是不能盲目跟从,更不要听信一些小偏方。细心养护,只待时间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