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有四宝,谓笔墨纸砚。凡读书人,无不各有相当考究的文房四宝。
同样玩壶亦有三宝,谓供春、西施和石瓢,不管制壶艺人还是玩壶藏家,都离不开这三种经典、实用的器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在中国紫砂壶发展史上,供春壶的制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紫砂壶走向成熟并发展到高峰的开端,而供春壶也已成为中国紫砂壶的一个象征,是中国工艺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代表。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宜兴制壶艺人供春所制,最初称作“树瘿壶”,为纪念供春后改名为“供春壶”,此壶是供春仿照金沙寺旁一棵银杏树的树瘿制作而成,他在壶上刻上树瘿上的花纹,烧成之后此壶却是非常古朴可爱,后来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便闻名于世。供春壶“道法自然”形成了中国艺术含蓄,隐秀,意在言外和传神为主,形神兼备的特色。供春用写意的慧眼来看物象,用生动的造型激发情思,用质朴的气质创造意境,用精炼的手法追求达意。其艺术感染力超越了视觉,通过形和意直达心灵。供春壶新颖精巧,文雅天然。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很精准地概括了供春壶的特色,令人如见其壶。其壶质地虽薄,但是非常坚实。供春壶,不仅仅是形式的自由,更是因为它显示的人文精神。原始,朴实的外在形象那就是一种安静的、内敛的、富有“禅意”意境。说起西施,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其丰姿婀娜,貌美倾城,令人赞叹。在紫砂壶界,也有一壶称之为“西施”,其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倒把,憨态可掬。西施壶,又名西施乳,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像丰满的乳房,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有诗云:樱桃小口一点红,一屡长发似彩虹,虽无粉黛胭脂色,古来英雄谁不宠。西施壶的壶身演绎着浣沙女丰满诱人的美乳,在浑如一体的截盖上方,红晕点缀的乳头,展现出少女般的至纯至清,樱桃小口是中国美女代表特征,用其做流嘴,即形象又实用。在紫砂壶中的独特倒把,又寓意着美人长发飘逸的动感。西施壶的壶身又犹如那粉润圆秀的脸颊,樱桃小口般的流嘴微启欲说,截盖上高贵的发冠作为壶纽,更显得成熟与华贵。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紫砂艺人们通过对“西施”这个完美生动题材的分析与理解,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一把实用紫砂器勾勒成让人联想绵绵的千古情节。箪壶瓢饮求其乐,张力之形意趣奇。激石声宏犹远听,还凭鼎足赋新诗。宜兴紫砂壶,造型多变无穷,品种数以万计,在令人眩目的款式中,石瓢壶一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且从古到今,长盛不衰。石瓢壶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尽管面貌稍有差别,但其整体三角形、底置三足、平盖桥钮却是构成“石瓢”的基本要素,虽历经几百年,还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续下来,深受人们喜爱。石瓢造型的要点在于力道,要达此目的,则要协调好石瓢各个线条所构成的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身筒、流、把,甚至钮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终突出其独特的力度与气韵。其实,石瓢壶自产生以来就受到欢迎且长盛不衰,背后有其艺术价值和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审美需求的成分。
首先就是简洁实用,这是实用美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有些紫砂作品虽然巧妙、精美。但过于繁琐,使得束之高阁,只能够用来欣赏,丧失了使用功能。这样的款型是无法流行的。
其次石瓢壶质朴典雅,质朴与简单相合,但典雅却并非简单所能达到。只有将简单的成分加以巧妙地组合方能点石成金,形成雅趣。大浪淘沙,真正经典的东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几百年过去了,这三种器形仍受到广大壶友的追捧和喜爱。那么,以上三种器型,你有哪种呢?欢迎留言区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