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玉是指集天下之古玉器为装饰元素,集璧、环、璜、玦、珪五种形制于一身,高海庚以此设计,遂取名『集玉』。
众所周知,高海庚先生作为顾老的最得意弟子,在其艺术生涯中表现出了极高的设计、制壶能力以及敦厚踏实的秉性,而这些正是顾老极为欣赏的地方。
据冯其庸回忆,1982年9月25日晚,顾景舟利用在北京开展览会间隙曾和高海庚一起前来拜访,当时,顾老郑重的向冯先生介绍高海庚,说他是自己最得意的徒弟,自己的艺术和技术,都已经传给了高海庚,他完全能继承甚至超越自己。
在这款壶型设计出来之后,顾景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为了充分地表现出设计稿的造型,顾老还曾专门为集玉壶设计了一套工具。
顾老为周桂珍讲解壶体的凹凸线及口线的要求,在顾老和高海庚的共同指教下,她做出了第一把漂亮的集玉壶,此壶后来也成了周桂珍老师的代表之作。
成交价: 28.75万1978年,周桂珍制作的这款集玉壶更是被选为领导人出访日本的国礼,『集玉之优美、博古之精华』,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涵,国之权重。集玉壶器型饱满、轮廓清晰、线条挺拔、制作精良。壶身为扁圆柱形,似用两大玉璧叠合组成,壶腰用玉饰纹凹凸线分界,束出壶身骨秀神清之姿。肩腹用弧线交接,底足用两条直角线阶梯收缩,烘托出壶体刚健婀娜之态。流与把皆取夔龙纹为装饰,壶嘴方形,方中带圆,根部刻龙首玉纹。壶盖形似圆璧,嵌盖式,盖纽饰环,玉鱼拱形,在严整中又增加了动感。整体装饰和谐协调,莹洁圆润,韵味隽永,格调高雅。在中国工艺美术创作中滥用龙凤纹饰已成痼疾,至今犹然。此款集玉则不然,从古玉造型中精心遴选,以饰把、流,如此朴拙的龙凤反倒显得清新而富活力。壶身自盖至足,立体呈现十余同轴圆,这些圆几乎不在同一平面,彼此远近、高低、半径种种不同,变化多端,又错落有致,富于韵律。神来之笔是圈的摘手和小圆环,既填补了部分空间,又缓解突兀,灵动变化,圆中寓方,温润刚健。国礼是一个国家特色的反映,往往凝聚着历史、人文、艺术等素养,并蕴含着浓厚的政治色彩。除了这件集玉壶,还有其他几件作品也被选为国礼赠予其他国家,正值伟大祖国74周年华诞,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979年,由紫砂泰斗、壶艺宗师顾景舟先生所作的提壁茶具,在邓颖超同志访问日本时,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首相。为此,顾景舟非常重视,特地将壶型略为缩小,使其更显灵巧。1952年,中苏交好,为了给派遣来中国的苏联专家送上有意义的礼品,王寅春也做了一些来样订货的紫砂壶。其实最值得一提的是,宜兴陶业产销联合经营处提供图纸一张,是用重磅铅画纸画的,上面盖有政务院的大红章,还有中央美术院教授的签字,说这套十五件的竹节咖啡具,将作为国礼送给外国贵宾。于是,他按照图纸要求,做出了这套竹节咖啡具,包括壶一把,糖罐一只,奶杯一只,咖啡杯六只,拖杯六只。1955年,由紫砂大师蒋蓉制作“九件象真果品”,作为周恩来总理出国的礼品。当时得知周总理出国访问要定制国礼,宜兴紫砂厂的负责人朱可心将这一任务交给了蒋蓉。蒋蓉闭门数月,创作了“九件象真果品”,分别为乌菱、荸荠、核桃、花生、板栗、茨菰、白果、西瓜子、葵瓜子。从技艺上看,“九件象真果品”的雕塑功夫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勃勃生机和五谷丰登的现世温馨。据说外交礼宾司的官员十分惊讶这些逼真的果品玩件竟然是紫砂做的。1966年,由紫砂大师朱可心所作的梨壶,被选为周恩来总理访问日本时赠予首相田中角荣的国礼。梨形壶自古有之,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中说:“梨壶——因造型似梨而得名,元代始烧造,其后历明、清两代,经久不衰。”1978年10月22日,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正式访问日本时,带去了紫砂大师何道洪大师作制的梅桩茶具,作为国礼赠送给当时的日本首相福田赳夫。遗憾的是,这套作品没有留下影像,而之后何道洪老师也未再做过同样的一套。此壶是由当代紫砂大师汪寅仙老师所作,此件亦是当年邓公出访日本带去的紫砂茶具之一。1979年,由紫砂大师汪寅仙所制的云龙壶,作为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出访的国礼。此壶乃是汪老师父朱可心先生创作,在鱼化龙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这些作品被选为国礼,无疑是精品中的精品,它们不仅仅是体现的工艺水平,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最特别的一点。1979年,汪寅仙大师制作的葡萄杯,亦选中为国家领导人出访外国的礼品。这些国礼级别的紫砂作品,不仅颜值与工艺齐飞,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更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政治意义,彰显了大国风范。转发文章,逐梦七十四载,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