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顾景舟大师的带徒理念:不会做工具,就不会做壶。这是顾景舟大师向徒弟们灌输的第一个理念。别的班的学徒已经开始学做壶了,顾景舟大师的弟子们还在学做工具。有时候,做一把壶甚至需要上百种工具,倘若要做另一把壶型,就需要重做工具,因为壶不同,工具也需对应,丝毫不能马虎。他对工具的摆放有明确要求,看到不合适的工具,例如扎得不好的水笔帚,削得粗糙的竹拍子,拿起来就往窗外扔。倘若有徒弟在这方面偷懒,一定少不了挨骂。在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也需要许多工具,而且为了不同的壶型,有时还需要制作特定的工具。使用到的工具越多,也说明各处打磨的越精细,顾景舟先生就曾经制作过一把紫砂壶,用到了一百二十多件工具!这把壶,就是掇球,这也是顾景舟先生仿邵大亨的第一件作品。盖款:景舟;底款:景舟制壶材质:紫泥;容量:540cc壶身作扁球形,直颈曲流,鼓腹卧足。扁球形盖,球形钮,环形柄长而垂。整个器身以大、中、小三个球体迭积而成,形制完美,造型庄重,气度不凡。从顾景舟先生的工作台也可以看出制壶工具之多,制作之精,这把掇球也是从邵大亨和程寿珍两人的掇球上演进而来,是博采众家之长的作品。掇球作为紫砂经典器型之一,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落起来的球。此型为邵大亨首创,由莲子大壶转变而来,去莲子把下耳。掇球从一开始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演变,分别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而这三种造型分别代表了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掇球在后世传承演变中虽万变不离其宗,但各具风格,一起品赏一下名家精作掇球壶。继大亨掇球,“友廷掇球”,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上袁村制壶高手邵友廷所做。“友廷掇球”秉承了“大亨掇球”壶身势雄气沉的特点,对“大亨掇球”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性改动,在壶身与壶盖的连接部拉高成壶颈,壶嘴微曲略直,以显冲劲之势更为突出,壶口面加大,壶盖突高半球状,壶钮球形更圆,与“大亨掇球”相比整体壶形相比较,更贴近“掇球”之壶名。从审美角度赏析,应该说“友廷掇球”的产生是“大亨掇球”后发的又一极致。钤印:寿珍(盖)、真记(把)、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物品展览会获得优奖(底);容积:475cc
程寿珍是清咸丰至民国初期的宜兴人,是一位勤劳多产的紫砂壶名家,师承其养父邵友庭,擅长制形体简练的壶式。作品粗犷中有韵味,技艺纯熟。所制的“掇球壶”最负盛名,壶是由三个大、中、小的圆球重叠而垒成,故称掇球壶。其造型以优美弧线构成主体,线条流畅,视觉感也极为舒适,整把壶稳健丰润。该壶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赛会和芝加哥博览会得金奖,当时名重一时。2019上海朵云轩秋拍卖而顾氏掇球,在这两者的器形上取之长处而有了更为独特的气韵。相比邵大亨之掇球,则略显内敛;比程寿珍之掇球,则更显古朴意味。而当年顾老在制作这件掇球壶时,更是打磨数月之久,在壶盖的口线、壶嘴的延展角度等细节处的处理,足以再三品味。此壶在制作时使用了一百二十多件工具,并且这一套工具就是专门为制此掇球壶而备的,成品自然让人欣喜、赞叹。超越技术层面来看,顾壶一直都有一种独特的文人气韵,这是制壶者的文化、修养的体现,一把壶精气神的体现也正是在此。台湾收藏家黄正雄先生就曾这样说过,只要把顾先生的壶放在面前,你就会想起四个字:弘道养正。掇球在历史上曾有邵大亨、程寿珍等诸位大家进行过各具特色的演绎,时至近代再无名家敢于在此题材上再做创新。可以说顾景舟此件掇球经典程度与大亨寿珍相比毫不逊色。掇球看起来非常简单,却非常难做。比例是否协调、气韵是否连贯,整体是否平衡,能融会贯通,非能手鲜有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