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03 来源:紫砂之家官方
古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茶的品饮过程,即是茶具的用器过程。不同的品饮方式,自然产生了相应的茶具,今天紫砂之家小编给大家普及一下茶具的历史。
▲【 蒋菊芳·莲生贵子 】 唐代以前 食具、酒具共用 最早饮茶的器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这种器具是陶制的缶,一种小口大肚的容器。韩非在《韩非子》中就说到尧时饮食器具为土缶。但按现有史料而论,一般认为我国最早谈及饮茶器具的是西汉时期王褒的《僮约》:“烹荼尽具”,这里的“荼”指“茶”,“尽”作“净”解。 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黑陶器 唐代 讲究茶具的质地、艺术性 唐朝时期饮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习俗,同时也更注重饮茶情趣,所以对茶具颇为讲究,不仅高雅精致,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陆羽的《茶经·四之器》中记载了唐代各种煎饮茶器,王公贵族主要用金银茶具,普通百姓则用陶瓷茶具。 扶风法门寺出土 唐代御用鎏金茶具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场,其工艺在唐朝达到顶峰,居全国之冠。唐代越窑青瓷精美,名扬天下,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颜况有“越泥似玉之甄”的赞叹、许浑有“越甄秋水澄”赞美、皮日休有“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吟咏、陆龟蒙留下“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千古名句。 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还原唐人煮茶 唐代越窑生产制作了大量精美的茶具,按其使用功能与造型可以分成茶碗、茶托、汤瓶、茶碾、茶则、鹾簋(cuó guǐ)等。 ▲【 陈爱明·春风暖翠主人杯 】 宋元 烧瓷技术提高 宋朝相对于唐朝,茶具更为简洁,制作工艺却更加精细多姿。宋人饮茶多采用盏,一种小型茶碗,敞口小底,有黑釉,酱釉,青白釉及白釉多种,也是斗茶品评的重要工具。 ▲【 孙建兴·柿红木叶盏 】 ▲【 邹云源·闪耀束口盏 】 宋代斗茶以茶汤乳花纯白鲜明、着盏无水痕或咬盏持久、水痕晚现为胜,完全由视觉感官来验定。因此,茶盏就要以易于观察茶色、水痕为宜,建盏成为最受欢迎的茶具。 斗茶 当时烧瓷技术也有很大提高,全国形成了“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各生产不同风格的瓷器。如钧窑极其名贵,有“家中无钧瓷,不可言富贵”之说。茶具材料除了陶瓷外,也有用金银质地的。 元代青花瓷茶具声名鹊起,在白瓷上缀以青花纹饰,既典雅又丰富,和茶文化内涵的清丽恬静很一致,深受饮茶人士的推崇。但由于元代游牧民族的关系,散茶、末茶的饮用增多,多以沸水冲泡即可,因而茶器的种类简化,但质量却有所提高。 明清 发展至鼎盛 明代散茶兴起,引起冲泡法的改变,原来唐宋模式的茶具不再适用,茶壶便被更广泛地应用于百姓茶饮生活中,茶盏也变成了白瓷和青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衬托茶的色彩。 全国的制瓷中心转移到了景德镇,烧瓷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在青花的基础上,成化年间又创造出平彩;嘉靖万历年间又创造出五彩、填彩等新瓷。 除此之外,明代散茶的冲泡也直接推动了紫砂壶艺的发展。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称:“近百年中, 壶黜银、锡及闽、豫瓷, 而尚宜兴陶”。紫砂茶具不仅因为瀹饮法而兴盛,其形制和材质,更迎合了当时社会所追求的平淡、端庄、质朴、自然、温厚、闲雅等的精神需要。 ▲【 季益顺·双波玉蝉 】 清代茶具种类基本与明代相似,以瓷器和紫砂为主,其中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紫砂最为出色,但精美程度超越了过去。 清代景德镇瓷窑在明代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除了生产传统的青花、素三彩、釉里红、斗彩等瓷器外,还新创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品种。特别是乾隆一朝,新创了集各种工艺于一体的陶瓷,并能生产仿木纹釉、仿石纹、仿青铜彩、仿绿松石釉的瓷器,把中国陶瓷工艺推向历史的新高峰。 ▲【 余寅窑·听阮图杯 】 从茶具形制上讲,盖碗也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一般由盖、碗及托三部分组成,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反映了中国人器用之道的哲学观。 ▲【 长府·马到成功盖碗套杯 】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饮茶习俗的变化,茶具的种类、形态和内涵又都有了新发展,带给大家的不仅有美味的茶汤,还有愉悦心神的效果。 ©本文是紫砂之家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追责,感谢合作!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