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03 来源:紫砂之家
古语有云:“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文旦,金黄色,果大形美,皮溢清香,肉嫩多汁,甜酸适口。因为“文旦”壶型与文旦相似,红泥壶面起皱如柚皮,初识“文旦”壶的我们,皆以为其是以水果“文旦”为原型,模拟制造出来的。
其实曾有人到盛产文旦的福建莆田,特别请教了当地人。当地人称呼文旦为“抛”,或者直接称“柚”,上了年纪的人称“抛”的为多,年轻些的称“柚”为多,没有人以“文旦”或“文旦柚”来称呼的。让他们用文旦来称呼柚子,他们反而觉得十分别扭。由此可见,“文旦”壶的由来并非其“表亲”,那“文旦”壶因何得名?
事实上“文旦”壶,最早是因其身上的落款而得名。
杨小泉 作品 【 文旦 】
纵观古往,“文旦壶”最早在清中、晚期出现的较多,这些壶的底面落“文旦”款,以红泥小壶居多,尤其以当时出口的红泥器为主。同时期间,还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落“孟臣”、“逸公”、“思亭”、“允公”、“君德”、“谦六”等款的紫砂壶,皆是以红泥居多,出口为主。以至于后人直接以落款来称呼其壶,于是诸如:孟臣壶、逸公壶、思亭壶、君德壶、文旦壶便沿袭至今。
据不可考记载,“孟臣”、“逸公”、“思亭”、“允公”、“君德”、“谦六”、“文旦”等确有其人,孟臣姓惠、逸公也姓惠、思亭姓陆、君德姓张、文旦姓李,他们都擅长制作某一个或某几个壶型,所做的东西市场接受度很高,导致后人竞相模仿。
丁小明 作品 【 镶金文旦 】
“文旦”壶之所以让人爱不释手,正是制壶者为其所赋予的,截然不同的韵致。文旦圆融大度,形制丰美,壶把遒劲,壶嘴短促饱满,全器充满丰腴之韵,宛见唐妃环肥雍容体态,浑然天成。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