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01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在成为手工工艺品前,是用来作为煮水或者煮茶之用的。那时的紫砂壶并不是现在我们所看到和使用的模样。其底部和壶身不可能有制造者的款识。直到供春制壶,壶身上才有款识出现。
紫砂以造型丰富,古朴敦厚见长。紫砂款识与其它陶瓷制品的款识不尽相同,别具特色,已成为紫砂艺术不可少的组成部份。历来紫砂制壶高手、名家,对用印钤款都是十分讲究的。用印钤款也涉及到制作者的艺术素养,壶外功夫於此也可见一斑。印不当会弄巧成拙、“佛头着粪”,反之却能“锦上添花”。
好的紫砂款识应具备以下几点:
印章大小要适宜。印钤款,理当视作品的大小而相应配置。倘若几人合作,几人的印章大小亦宜相仿。有人说用印宁小勿大,大则不雅,此说有一定道理,也不尽如此。因此制作者如能多备一些大小不同的印章,用起来方能得心应手,恰到好处。
印章形式要善择。印章变化有致可与整体作品的艺术美相得益彰。印章除正方形,朱白文(钤在壶上则相反,一凹一凸)外,还有半通形、瓦当形、圆形、半圆形、椭圆形、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各种印面形式。凡一件作品同时钤用二方或二方以上印章者,就须择不同的印面形式。曾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的程寿珍喜用一方圆中有方,方中见圆的“冰心道人”印,钤在其作品“掇球壶”上,浑然一体,如见古佛之容。
钤压位置要得当。一般用印在底部、盖内、把下。如在壶的门处,尤其要审察位置。用得好,可以起装饰作用,活跃振醒,得画龙点睛之妙。有心者不妨一试。
风格要协调。一般来说工细精致的作品,宜用娟巧秀丽的印章;朴实奔放的作品,宜用粗犷老辣的印章;端庄稳重的作品,宜用方正平稳的印章。制壶名家王寅春常用的名印“王寅春”,得汉铸印神韵,残缺自然,通边巧妙,钤在其作品上,印虽小却显得雍容大度。顾景舟先生所用“景舟制陶”一印,线条不粗却刚劲饱满,恣意纵横而错落有致,确是大家风度。现在有不少人喜欢一种四平八稳、粗细、深浅一致、工艺化的印章,且不问作品风格是否相宜,看后使人觉得很呆板。壶的造型与题名也可与风格相应的印章来匹配。
“秦权壶”可用有“田”框的仿秦印、半通印。“汉瓦壶”可用仿瓦当印。“集玉壶”可用仿切玉印。壶身装饰性强的可选鸟虫篆印。壶的风格,随人而异。揣摩用印,也要相类而施。印也是创作的一个部份,要一并构思,有机结合,才能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艺术性。这点往往为创作者所忽视。闲章应与作品寓意相合。青年艺术家吴群祥其居曰“草木居”,寓草木有情。“草木居”一印为篆刻家马士达先生所作,钤之于壶,脉脉传情,耐人回味。
钤印轻重要适宜。钤印时应注意平整,用力均匀,不可深浅不一。由于印的形式与风格相异,作印者用刀深浅不一,钤印时应恰到好处。有的不一定要钤足,有的却非钤足不可。清代篆刻名家陈鸿寿(号曼生)设计的壶式,寓巧於拙,古朴而又幽默。杨彭年制作,底钤“阿曼陀室”一印,钤足后方显得雄健朴茂,运刀犹如雷霆万钧,金石味十足。
印章制作要考究。紫砂款识所用印章的制作者有印人,也有不少民间陶工,优劣悬殊。紫砂陶有了很大的发展提高,款识的艺术水平往往还不及古代的。“王南林制”、“杨彭年造”、“阿曼陀室”这样精彩的款识现在见不到。究其原因,作印者是篆刻名家,也懂紫砂一二。
因此我们现在的紫砂作者也应该懂点篆刻,有条件的应请印人作印。因为紫砂款识的用印往往是专门性的,深浅与用刀应尤其注意。作者应着眼於钤压在紫砂上的艺术效果。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