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24 来源:紫砂之家
绞泥工艺难度大,制作成本高,是我们传统紫砂制壶工艺和传统绞胎工艺的结合与创新。通过绞泥装饰,紫砂壶的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变现形式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不仅增加了紫砂壶的工艺难度,更增加了紫砂壶艺术的观赏性,是我国紫砂壶艺术中的瑰宝。
紫砂绞泥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紫砂泥,经人工揉合、按压、层叠、镶嵌等多种手法绞和而成,再通过拍打泥片,并按要求切割泥片、镶接泥片,直至打好身筒,这样便在壶身上形成不规则却十分自然和谐的纹饰图案。如天际流云、似雨后彩虹;如湖光山色、似大漠原野等等,这些虽在小小的壶面上呈现出虚虚实实的图象,却能以小见大地营造出亦真亦幻、自然天成的意境,这正是紫砂绞泥具有的装饰性。
绞泥就是绞胎,其工艺与历史上瓷器的绞胎手法出于一脉。明、清紫砂实物已见绞泥手法。绞泥装饰的关键是泥色协调以应对装饰效果。实现要对将要取得的色彩效果有一个预想,配置适当的泥色,分层粘合,有意扭曲变化,然后分割出泥片,平整加工后即可为成型的泥条,泥片。这种装饰的特点是蕴装饰于自然之中,用质朴的泥色变化起到与浮雕,贴塑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且把握摩挲平滑润泽,给人多彩多姿的感觉。绞泥的制作要求是自然,贴切,切忌花哨,浮艳,堆砌。吕尧臣的“天际壶”,“华径壶”都有很好的效果。如今的也有在绞泥装饰的基础上加以纂刻再嵌泥作点睛者。
孔小明作品:《鸿运壶》
紫砂绞泥之所以具有审美效果的装饰性,其奥妙何在呢?一方面是由于紫砂泥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较好的结合能力,同时在烧结性能上又具有同步收缩性; 另一方面,不同颜色的紫砂泥具有相同的“吃火度”,确保在高温许可范围内色泥颜色变化的正常效果。绞泥的泥色和调色就好比画家笔下的颜料着色,色彩的美感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审美效果,所以绞泥作品的艺术效果还得经受“火”的考验才见分晓。如果把握得好,则紫砂绞泥壶一经窑火那魔幻般的变化,将越发显得神奇迷人。
紫砂绞泥装饰是依托紫砂造型而产生的,同时又给所依附的紫砂壶增色添彩。那么它给予正在创作作品的装饰就必须切壶切题,符合作品内容,要能透过装饰画面并连同其造型所展示出来的直观表象和意境,让人在想象和联想中感悟出作品的主题创意。
绞泥是紫砂壶制作过程中的一种独特工艺,所谓“绞”顾名思义,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色的紫砂泥通过人为揉合或按压绞和在一起,从而形成的图案,起到装饰效果或突出创作主题的表现形式,其技法有层叠法、按压法、揉合法、层叠盘筑法等,但技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表现主题的需要,可以变化出多种技法,为创作主题服务。
绞泥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料相互柔和、挤压形成自然纹路(如类似云纹、水波纹、旋纹、编织纹等)的陶瓷装饰技法。
绞泥工艺发源于唐代,是唐代绞胎工艺与紫砂制壶工艺的结合,体现了我国制壶工艺的最高水平,日本、韩国都有类似的工艺,只是此工艺传入日本和韩国比较晚,因此这种工艺的表现形式方面相比较与我国就比较少,仅有瓷器作品。
在我国绞泥的瓷器作品,我们称之为绞胎,主要产地在河南焦作,绞泥紫砂主要产地在宜兴,此工艺难度较大,因此宜兴也很少有从事这种工艺的工匠,现在比较有名的绞泥艺术家有宜兴的吕尧臣、焦作的杨峡等,他们的作品比较新颖,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融入了很多新的设计元素。吕尧臣作品沉稳大气,杨峡的作品创意十足、用色大胆,是我国绞泥工艺的继承者和开拓者。
一件好的绞泥作品,既要有好的造型设计,又要有好的纹饰设计,同时因为工艺难度比较大,工匠本身又有局限性,因此很多好的绞泥作品都出自设计师与工匠的完美合作。可以说没有好的设计师的参与,不可能做出好的绞泥作品,没有熟练的工匠,即使设计再好看也不能做出绞泥精品,国内专业的绞泥设计工作室并不多,相信随着制作工艺的成熟,专门制作绞泥的设计工作室会不断的涌现,甚至有一些工业设计师也会被绞泥艺术所吸引,跨界做绞泥紫砂的设计。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