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26 来源:紫砂之家
几百年以来,宜兴紫砂泥的种类名称并没有系统的标准。而今,面临市场和玩家的提问,也已到了最深刻、最复杂和最广泛的地步,也感觉市场是最混乱、误区最多的时候。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感慨万千!
紫砂泥的命名溯源——
一、紫砂泥大多是以其自然色调的直观属性而命名
紫泥就是紫颜色的泥料,黑泥就是黑色产品的原料,而烧出来呈现红颜色的就叫做红泥,其他还有墨绿泥、天青泥、青灰泥、紫红泥等等都是这样称呼的。
其中,惟独作为黄色调的段泥没有叫黄泥,可能是叫黄泥很难与山田里的黄色泥土相区别,有一说是因为“段”与“团”近音,是指本山绿泥与紫泥、红泥的共生矿,具体已不可考。
说到段泥是有绿泥紫泥配比而成,而绿泥与紫泥的配比比例决定其最终的色相。由于纯正本山绿泥越来越少,那些与绿泥接近的几种淡色调矿块,就都将作为配制段泥的原料。因此就出现了含铁质颗粒多的芝麻段泥、灰段泥等。然而,市场上的模仿段泥也都有这些颜色。在类似绿泥等淡色系矿料中加入小红泥之类的混合粘土,能呈现出黄加红的金黄色品种,即所谓的“全黄段”。但无论如何,没有标准纯正的绿泥砂粒存在的“段泥”,不具备传统段泥所应有的层次效果和质感。
陈顺培作品:《德顺壶》
二、以烧成后壶表面的质感来命名
紫砂的颗粒是有一定目数的,一般做壶的目数是40-60目数最为常见。也有做30目和80 目的。120目以上的就是做手拉坯和注浆壶的了。表面含颗粒细腻的,称细砂泥,颗粒大一些的,称粗砂泥。谨言也有听闻一些特有泥料,例如烧成后有似梨皮状的,称梨皮泥。还有表面似鱼腹中鱼籽粒的鱼籽泥、烧成后壶的表面质感呈青灰色的蟹壳质感的蟹壳青,这些并非传统泥料,应该是一些紫砂艺人用紫砂矿料创新配制而成
三、以产地命名
根据紫砂泥料所出产的地点来进行分类和命名如红卫村小煤窑朱泥、赵庄朱泥、川埠乡小煤窑嫩泥矿、降坡泥等。除了丁山黄龙山的矿源之外,为了便于区分,其他地方所产的紫砂泥都叫外山泥,常根据地名来指代。
四、以艺人之间、商家的俗称命名
例如拼紫泥,并非是大家以为的化工泥。简朴来说就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泥料配在一起的泥料。最早的拼紫泥就是紫砂一厂原创,按独家配方配比而成。
五、其他
也有一些商家臆造的泥料名称或伪作称为古代泥料,经购壶者人际传播后,成指代某一种壶泥的名称。如黑朱泥之类。
从古至今,紫砂泥料的名称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变化,层出不穷的各种原矿、正宗、陈腐也令人眼花缭乱,只有真正了解所谓好泥料的相关基础知识,才能作出最终正确的判断。如果没有十分深入地在理性和感性中反复接触对比,光靠看“书”或听故事,是远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内行玩家!因此,面对狂热的市场和眼花缭乱的“壶涂世界”,就象是一串串迷茫考题,大多数人必然是难以答解,且又没有可信的部门和机构来依赖,故最可靠的也就只能看渠道,看人格,看信誉,再根据主观喜好,包括颜色、质地、形制,功用效果及性价比等来作为依据,否则,就当作一种乐趣,认真地学一学再玩吧。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