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为何“石瓢”一直长盛不衰

为何“石瓢”一直长盛不衰

时间:2016-07-13 来源:紫砂之家

  曼生石瓢

  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曼生石铫”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式,观赏端庄。“曼生石铫”与“子沾石铫”相比,虽同为彭年所制,但前者更显饱满而丰润,后者则刚烈而古拙,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而在壶的艺术上表现。

一段竹

丁洪顺作品:《一段竹》

  子冶石瓢

  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景舟石瓢

  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所作石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已把现代美学思维融入壶中,他的“石瓢”身、盖、把、的之比例无一不恰到好处,多一点则显臃肿,少一点则有失落之感,且工艺精到、技法老辣,成为一代“石瓢”之楷模。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所制石瓢壶又是一种特色,他所创作的“容天壶”一改“曼生石铫”壶无颈之习俗,在夸张的壶身上添加一微微矮颈,壶盖增高成半球状,平添拙朴童趣,成为当代“石瓢”又一杰作。还有如汪寅仙徐汉棠等大师的石瓢壶,各具特色,自成一家。

  汉棠石瓢

  汉棠石瓢,经典器型,壶型为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所创作,型体老味、飘逸,做工简约,段庄大方,为石瓢中的经典型。弯嘴,环耳把,桥纽,口盖制作非常严谨,汉棠石瓢壶既有内在风骨结构又有均匀丰厚的外部造型,“骨肉亭匀”这词刚好用来诠释该壶意境。

 

  牛盖石瓢

  牛盖石瓢,型态雅致,舒展挺拔,端庄稳重,刚中有劲,敦实调和,壶型似石瓢,但又比石瓢更加犀直,壶盖为与壶口齐平的牛盖,在石瓢的古朴气质上添加了一层霸气和王者之风,壶把壶嘴对称,把内外都是和顺流利的三角形线条,把头与壶体结合与嘴相同,自然流畅。

  石瓢

  高石瓢一向以挺拔的壶身,古朴的造型深受人们喜爱。桥钮浑厚,一个小小的卵圆形钮孔煞是可爱,与之相呼应的是壶底三个钝头乳足,隐约可见,憨厚短促,惹人怜爱,短短的壶嘴与紧靠壶口流出的壶柄在整体上塑造出一种挺拔的气势,纵向空间很是广阔。壶身刻的是一只猛虎,跃然而起,虎口大张,只觉虎啸震天动地不绝于耳,气势逼人。

  四方石瓢

  四方石瓢是传统的紫砂壶,作者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变化,制成四方抽角石瓢壶,刚柔相济。整个壶体端庄、深厚、流畅、气度非凡,既保持传统石瓢壶的功力,又赋予其独到的创新之处。制作难度较高。四方型正,抽角块面富有张力,线条清晰有劲。抽角处往里凹而曲折委婉,块面分明。壶身块面往外凸而骨肉亭匀,块面清晰。 两种不同弧度的块面的结合的非常自然。

  六方石瓢

  六方石瓢,由石瓢壶延边而来,上小下大,重心下垂,使用稳当,壶嘴矮而有力,直筒形,出水畅顺,壶身呈“金字塔”形,朴素端庄,整体饱满丰润。壶身线条刚朗,石瓢造型的要点在于力道,该壶很好地协调了各个线条所构成的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身筒、流、把甚至钮相互配合得当,形成最佳比例,突出了六方石瓢独特的力度与气韵。

 

  为何“石瓢”从古到今,长盛不衰?

  “石瓢”好比一位音乐家创作了一首成功的曲子,美妙动人,后来的演奏家在演奏这同一首曲子时,都能发挥自身的理解与才能,不断创作演奏出个具名人风格的新曲,从而名曲长演长新,长演长盛;也由于紫砂石瓢壶从它的形制上比例之度均符合美学的“黄金分割率”,既含有审美要素,又适于实用要求。可以说石瓢壶从诞生的一天起,就和简洁、适用之美联在一起,和人们日常生活联在一起。可以断言,只要茶文化的存在,质朴、典雅、适用的“石瓢”就一定会存在,并随着时代和人们审美意趣的变化而继续发展。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